855名捐献者让6000人“重生” 青岛捐献大器官利用率全国第一

发布时间:2020-04-14

  3月30日是青岛市第五个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缅怀纪念日,“走近九月天使 发现城市之美”暨“生命回响·云上缅怀”启动活动在青岛雕塑园举行。据了解,青岛市登记捐献志愿者近5000人,实现捐献器官855人,让近6000人重新获得健康。

  “九月天使”雕塑成青岛地标,弘扬城市大爱之美

  小天使“九月”捐献器官的故事已经在岛城家喻户晓。2019年六月,九月天使雕塑正式落户青岛雕塑园,上百万游客在这里了解了小九月捐献的故事,被她的事迹打动。为让更多市民和游客了解九月天使的无私大爱,市红十字会联合中国雕塑院青岛分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共同申报了“九月天使”雕塑所在地为“网红打卡地”,并于日前组织“城市景观——九月天使雕塑‘大爱有声’志愿讲解队”,希望通过志愿者的深情讲述,让遗体器官角膜捐献事业走近社会大众,弘扬青岛城市大爱之美。

九月的妈妈及太姥姥来到“九月天使”雕塑前缅怀

  今年,缅怀纪念活动的主题是“生命回响·云上缅怀”。爱心市民可以通过“大爱无疆——奉献者信息化平台”网上捐献登记通道,表达捐献意愿、缅怀纪念捐献者。社会各界还可结合关注城市雕塑之美,通过制作发布抖音小视频等方式宣传“九月天使”精神,让更多爱心人士了解、支持、参与遗体器官角膜捐献事业,视频发送至青岛市红十字会邮箱hszh@qd.shandong.cn

九月的妈妈及太姥姥现场获赠“九月天使”微型雕塑。

  已有5000名志愿者登记捐献,让生命在奉献中延续

  在知乎“器官捐献到底值不值得”的问答页面里,有许多网友晒出自己的器官捐献志愿登记卡。许多人说,如果有一天离开这个世界,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活着。

  截至目前,青岛市登记捐献志愿者近5000人,实现捐献器官855人,捐献大器官近3000个,救治器官衰竭者近3000名;捐献角膜1380对,2700余名角膜致盲者重见光明;捐献遗体912例,完全满足青岛医学院校学生解剖课所需,为医学教育和临床医疗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据悉,2019年青岛市成功实现183例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器官捐献数量位居山东省第一,全国第四。“在我们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团队的努力下,捐献大器官利用率达到3.21,位居全国第一位,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使每一位捐献者的爱心奉献效益最大化,为推动人体器官捐献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泰山学者特聘教授、青岛大学医疗集团副院长、青岛大学移植医学研究所所长、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臧运金教授介绍,青大附院联合红十字会和各家器官捐献医院协同创新,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区域特色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青岛模式”,开展了亲体肝移植、儿童肝移植、在体原位劈离式肝移植、无输血肝移植、自体肝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等多项国际高难度器官移植手术。截至3月29日,他们共完成肝脏移植手术627例,肾脏移植手术1083例,胰肾联合移植手术7例,器官移植手术数量及手术质量连续六年位居全国前列,山东省第一,为青岛市、山东省,乃至全国的患者提供了国内一流的器官移植医疗服务。(青岛日报 记者 郭菁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