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4-17
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单元,平度市2116个基层网格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面前承受了巨大压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全市5万志愿者迅速集结“入网”,在疫情联防联控关键时刻释放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行动惯性,让基层网格在重压下运转顺畅。
3支队伍有效填空织密基层网格
疫情发生后,以村庄、社区为单位的基层网格体系高速、超负荷运转,专职社区干部、网格员难以兼顾千头万绪的防控任务,下沉干部对乡村社区的邻里圈子不熟悉。如何让网格的“网眼”更细,联动起千家万户的信息和需求,精准抓到疫情中的“小鱼”?平度各村庄、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先锋行”党员、“邻里亲”妇女、 “一粒尘”青年三支队伍在关键时刻再次活跃起来。
凤台街道社区青年志愿者与网格员一起研究精准排查方法
上门排查疫情高危地区返平人员信息、为居家隔离住户代购、编辑发布社区动态……在凤台街道星光华府社区,“先锋行”党员志愿者、楼长赵霞连每天连轴转。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队伍与组织部门联动对接,将城市社区“先锋行”党员志愿者与“党委—网格党支部—楼长—单元格长”四级“红色网格”管理模式精准接洽,让城市社区精细化防控有了抓手。在农村,“先锋行”党员以基层党支部为战斗堡垒,奋战在人员排查、村口值守、物资募集一线。
“邻里亲”妇女志愿服务队发挥心思细腻,心灵手巧的优势,在护目镜、口罩等疫情急需物资生产、沟通邻里等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一粒尘”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疫情防控中引入“无人机”消毒、防控科普“云直播”等,提升疫情防控效率。
平度“邻里亲”妇女志愿服务队40多名妇女积极赴企业参与护目镜、口罩等疫情急需物资生产
调研发现,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日常工作中,平度这3支队伍在满足基层群众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矛盾化解等乡村治理中赢得了村民的信赖。这种信赖产生强大号召力和亲和力,让疫情防控中许多刚性工作赢得群众理解配合。在志愿队伍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力量参与到疫情防控上来。
田庄镇建立起“党在新田”广播员队伍,主要包括“村级党员广播小分队”“社区后备人才广播小分队”“镇青年党员干部广播小分队”“动力田庄文明实践志愿者小分队”等,镇、社区、村全面覆盖的三级联动体系迅速配齐。全体广播员通过微信公众号、工作群、朋友圈、各视频网络平台等,将防疫信息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实现党员引领、三级联动、网格宣传,打通疫情防控信息传播“最后一米”。
“没有平时形成的沟通机制,关键时刻想找到对口的志愿力量很难。而平度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中培育起的志愿服务标准阵地、专业队伍、特色活动等,在疫情联防联控最需要时释放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行动惯性。”平度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爽说。
文明实践阵地为便民服务提供坚实依托
平度是农业大市,春季设施大棚管理和春播备播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农技指导、农资配套、农品销路等是在疫情防控之外农村群众最关心的事。为配合农事,平度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通过“德润平度”APP 或微信开通线上“庄户学院”,种植能手、合作社负责人等志愿者及受邀的农业专家通过云直播、云共享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春耕生产服务。
近日,仁兆镇农民王才川种植的大棚土豆迎来收获季,亩产达1900公斤,每公斤地头收购价7.6元。“收入是普通土豆好几倍,从种到收‘庄户学院’全程帮扶。疫情期间,‘庄户学院’线上教授注意事项,调度农资,牵线客户,收成一点也没受影响。”王才川说。
平度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吕强表示,平度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实现了“五有五统筹”,即有固定场所、有特色队伍、有规章制度、有活动项目、有管理人员,做到统筹群众诉求搜集、阵地资源整合、市村队伍对接、志愿活动开展、实效考核促进。疫情之前,红白事必到、家庭困难必到、矛盾纠纷必到、合理诉求必到、突发事件必到。这样的功能设计和建设标准,适应了疫情防控期间网格便民服务需求。社区村庄治安、便民代购、特殊困难人群服务等疫情期间群众关切的重点服务事项,就有地解决、有人负责。
在凤台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先后组织4000多位活跃志愿者,与基层网格员组成24小时治安巡逻、矛盾调解、跑腿代购、老人残疾人生活服务等“专班”,为群众提供精心、精细服务。“志愿者介入社区、村庄疫情防控和生产生活,为专职网格员、社区工作人员及下沉干部在复工复产、劳动就业、行政审批事项帮办等工作发挥作用释放了时间和精力。”吕强说。
截至目前,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载体,平度的志愿者开展信息筛查、代购、矛盾调处等便民服务10余万次,5万志愿者人均在岗值守4.5小时。线上线下联动的庄户学院,调动多方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生产服务8千多次,受益农民50多万人,成为疫情之下平度保障农业生产的重要力量。
在实践中锤炼基层专业服务能力
“大家伙注意,现在疫情从国外输入进来的风险不小,家里老老小小的,外出办事口罩可不能摘,麻痹大意不得。”疫情发生后,李园街道西马家疃村马文星、李学明等4名平均年龄70岁以上的村民组成志愿小分队,和村网格员一起参与村口值守、政策宣讲等工作。
田庄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志愿者入户开展居家防疫指导
“看我正确戴口罩”“做个健身保健操”“卫生就餐,从分餐开始”……疫情防控期间,在田庄镇“幸福庄村党群连心交流群”里,幸福庄村党支部书记李霞和青年党员李秀良、张建波等不时录制或分享视频、图集,给村民送上自我防护、健康知识。
“疫情是改变乡村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次契机。这些有的是之前市里‘健康保健’志愿服务队的老师讲课教的,有的是通过‘德润平度’云平台刚刚学到的,也有的是我们在微信上看到的。这时候分享,大家更容易接受。”李秀良说。
李秀良所说的“健康保健”志愿服务队是平度新时代文明实践“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中的一环。
专业的事需要专业的人,志愿的事更需要专业精神。自2018年获批全国首批5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以来,平度着手实施百千万工程,培育“烛光红遍”“健康彩虹”等100余支志愿服务队伍,培养1000余名骨干实践师组建了理论宣讲、政策宣传、文明风尚倡导、文化惠民、科普法律、关爱教育、健康保健、农业技术等8支全市性志愿服务队伍,培训全市10000多名活跃志愿者,许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服务工时达300小时以上。(新华社《高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