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3
清晨7点钟,繁忙的城市进入早高峰时间,主次干道上车水马龙,各个公交站点也热闹起来。在市北区敦化路街道青岛阜外医院公交站(南京路西侧),有一位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手持小红旗的身影在候车人群中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敦化路街道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邢济慧。
南京路作为连接市南市北的主干道之一,毗邻CBD商圈,早晚高峰行人、车辆流量很大,邢济慧所在的公交车站西边是密集的居民区,东侧是阜外医院医院,更是异常繁忙。邢济慧在车站引导行人有序、文明候车,遵守秩序地过马路,引导的动作既专业又利落,公交站周边的交通也是井然有序。“作为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首先自己要文明。我一直本着‘微笑服务’的原则来劝导行人,有些来医院看病的老人或抱孩子的妇女过马路比较着急,就耐心地劝说他们等待绿灯,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就上前搀一下,尽量多照顾一下。虽然每天都站在这里,会遇到不同的人、车、事,但行人的一句感谢、过往司机的一个点头或招手就让我非常满足。”邢济慧说,自2014年8月积极报名成为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一晃已经6年了,现在人们的文明素质普遍提高,但偶尔也会出现争抢上车等不文明现象,她看到会及时劝导制止,告诉大家安全第一,引导市民文明乘车。作为志愿者,她既是文明行为的引导者,也是城市文明的守护者、见证者。
青岛的夏天闷热潮湿,冬天风大寒冷,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每天要在户外站立几个小时,然而自上岗以来,邢济慧每天都按时到岗,没有过迟到早退,平常更是轻易不请假。她总说,志愿者要有负责任的精神,既然站在这个岗位上,就要把岗站好,把这份工作做好。65岁的邢济慧也有生病的时候,但是她总不愿意耽误自己的志愿者工作,在执勤岗位上能坚持就坚持,没有一句抱怨。她的敬业奉献赢得了邻里、过往行人等众人的称赞,纷纷佩服地竖起大拇指,邢济慧自己却笑着表示,做一份工作就要把它做好。
6年的公共文明引导志愿者时光,让邢济慧与经常在这里候车的人们熟络了,有时还相互关怀几句。一些在车站受过她帮助的居民、病人家属更是对她印象深刻,多次打电话给街道和社区,表扬她为人热情、认真负责。“每天看着这些年轻人急匆匆地上班下班,从这里经过,在这里等车,时间久了,我对他们的感觉就像对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让我更有了一种责任感。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直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坚持下去。”就这样,邢济慧的小红帽、红马甲和小红旗,成为了南京路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大众报业·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