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形势,青岛市退军人事务局向全市广大退役军人发出“战疫”倡议和招募令,各级退役军人“圆航”志愿者们迅速响应组织号召,身披红色“战衣”,踊跃投身于各个疫情防控战线,与医务人员、基层工作者等一线防疫人员,共同构筑全市疫情防控坚强堡垒。截至目前,全市共有834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14000余名“圆航”志愿者,按照各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下沉到1031个村(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完成学校、楼宇、市场等4272处重点场所和800余辆防疫车辆的病毒消杀。
市南区:
市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出“紧急集合”动员令,集结了50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伍、1342名“圆航”志愿者,分布在全区11个街道、55个社区,承担起政策宣传、排查登记、隔离保障、物资配送、环境消毒、秩序维护等工作,以最实作风、最硬能力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市北区:
市北区辽宁路街道贮水山社区“圆航”志愿服务小队主动走访摸排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员情况,协助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连续三天上门为30多名年高体弱者进行核酸检测。据了解,市北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成116支退役军人“圆航”志愿服务分队(小队)、916名志愿者,协助核酸检测10万余人次。
李沧区:
李沧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圆航”志愿者成立物资配送应急突击队,负责配送生活物资、防疫物资等工作。截至目前,突击队共计配送垃圾桶450个,防护服、口罩和面罩2200余套,为封控楼居民配送果蔬、米面、肉类等活物资达到6吨,切实保障了防控区居民的基本生活。
崂山区:
崂山区“圆航”志愿者潘红彬、王孝翔发扬老兵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传统,坚守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他们统筹协调医务、安保、酒店等多方,利用2天时间将正在营业的酒店改造成合格的疫情防控隔离点,确保了转运密接人员的有效隔离和安全管控。隔离期间,他们24小时轮流值班,时刻关注隔离人员需求和动态,为其提供生活保障等贴心服务。
西海岸新区:
西海岸新区张家楼街道“圆航”志愿者在村(社区)检测点协助开展全员核酸检测,维持等待区秩序,协助居民录入信息,提醒注意事项,确保核酸检测有序进行;长江路街道“圆航”志愿者组成“抗疫先锋队”,负责酒店隔离管控工作,为集中隔离人员提供测量体温、生活保障等服务。据了解,西海岸新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2800余名“圆航”志愿者开展4400余次巡逻值守、协助核酸检测30万人次。
城阳区:
城阳区夏庄街道55个社区成立了以退役军人为主的疫情防控突击队,他们冲锋在前,主动担当,坚守检查点,做好体温测量、信息登记、人员摸排等工作,在抗疫一线留下“逆行”先锋的动人身影。截至目前,城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集结335名“圆航”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
即墨区:
面对突发疫情,即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第一时间集结退役军人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强保障、守岗位、快排查、助宣传等等,2000余名“圆航”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中,覆盖全区各个村庄、社区居委会和核酸检测点,开展秩序维护、防疫知识普及、政策宣传等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退役老兵硬核力量。
胶州市: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环境传播的风险,自3月5日起,胶州市退役军人应急救援队开展“全域消杀行动”,出动车辆90多台次,高压弥雾消杀机6台,安排人员800人左右,工作时间累计8000多小时,完成校园、机关单位、医院等80多个场所防疫消杀任务,消杀面积达到50.5万平方米,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网。
平度市:
平度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集结店子镇、旧店镇、崔家集镇以及新河镇等200余名“圆航”志愿服务者,奔赴莱西市抗疫一线,他们分布在各个村(社区)重要出入口执勤巡逻,承担排查、消毒、登记、劝导等任务,24小时轮流值班,全力把好“防疫关”。
莱西市:
自莱西爆发疫情以来,莱西市1389名退役军人报名参加志愿服务,组成8支652人志愿者突击队,其他人员全部纳入基层各类志愿服务队,成为抗疫一线的中坚力量。其中转移应急转移密接、次密接人员1463人;配送防疫物资、日常生活必需品等100余吨;押送核酸检测样本28批次、48965支;防疫消杀社区(村庄)165个,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在55个社区(新村)136个执勤点负责封控区一线职守。近期,莱西市退役军人志愿者突击队被青岛市委“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办公室、青岛市委组织部授予“战疫先锋示范岗”称号。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青岛市退役军人“圆航”志愿者们无惧危险、勇于担当,展现了听党指挥、纪律严明、作风顽强、能打硬仗的军人本色,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下一步,青岛市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在疫情防控一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列入本年度“最美志愿者”“最美退役军人”评选表彰候选名单,进一步激励退役军人建功新时代。(来源:青岛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