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西海岸新区万余志愿者“沉”在一线守家园

发布时间:2022-04-02

8300余名“红色尖兵”志愿服务队队员、2388名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员,还有活跃在社区的抗击疫情心理疏导志愿者……3月初疫情发生以来,青岛西海岸新区的志愿者们迅速响应,组建起一支支志愿服务队伍,奋战在联防联控、防疫消杀、心理援助、社区排查等防控一线,同心合力迅速筑起疫情防控志愿防线。

“红色尖兵”精准服务  保障居民生活需求

经过15天日夜鏖战,薛家岛街道甘水湾小区解封的那一刻,山里社区甘水湾经合社党支部书记薛洪果难掩激动的心情高呼:“我们胜利了!”

3月2日零时起,甘水湾小区实施全天候封控管理。保障居民生活、消杀环境、运输物资、清运垃圾等处处需要人手。“这可怎么办?”薛洪果不禁担忧,小区封控,人手紧缺,各方面工作面临不小的挑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克服一切困难。”薛洪果告诉记者,为保障封控区居民日常生活,薛家岛街道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迅速组建了由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组成的“红色尖兵”志愿服务队,薛洪光、霍雷明、薛慧等26人分片包楼联户,开展小区居家隔离服务,为居民提供了强有力的生活保障。

“他们承担着生活物资、药品等的发送、搬运、入户,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等保障工作。”薛家岛街道宣统委员、武装部部长刘俊斌表示,26名“红色尖兵”党员志愿者以高效、精准、贴心的服务为居民送上了无微不至的关怀,搭建起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的严密防线。

 

开展“地毯式”消杀  把好防疫“安全关”

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手套,背负几十公斤消毒器械……3月12日,“山海情”救援联盟的志愿者们走进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幼儿园开展“地毯式”消杀。伴随着消杀设备隆隆的轰鸣声,阵阵白雾带着浓郁的消毒水气味弥漫开来。

全面消杀是做好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作为有着丰富大型灾害卫生防疫消杀经验的“山海情”救援联盟,在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队员们背着喷雾消杀机穿梭于社区、学校,助力把好防疫“安全关”。

“3月9日奔走10余个地点,169人次消杀逾35万平方米;3月10日奔走3个街道、11所幼儿园,消杀166万平方米;3月12日出勤117人次,消杀66万平方米……”在“山海情”救援联盟队长徐公安的工作日志上,志愿者们用昼夜不停的脚步写下了一组组“防疫数据”。

“我们先后出动志愿者1309人次、315台车次,消杀面积达1597.46万平方米。”徐公安告诉记者,他时常被队员们挺身而出的精神打动,从他们写下的请战书上能感受到大家无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

倡导志愿服务精神  持续点亮“志愿之光”

58支队伍、2388名青年志愿者分布新区所有镇街,515支“红色尖兵”志愿服务队集结8300余名党员志愿者冲锋在前……他们投身重点人群信息摸排、核酸检测保障服务、疫情防控知识宣传等各条战线,点亮了疫情防控“志愿之光”。

“一直很期待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在接过红马甲、穿好防护服后,我感受到了责任感与使命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的校园志愿者樊俐君说。

“在新区核酸检测过程中我负责秩序维持工作,虽然过程很累,但想到我在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力量,心中又充满干劲。”另一位青年志愿者王怀龙表示。

记者从区文明办获悉,未来,这些志愿服务队还将围绕“疫情防控、维护社会稳定、文明城市创建、应急救援、扶危济困、大型活动服务”等主题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全社会进一步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持续点亮“志愿之光”。(来源:青岛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