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居民多样化文化需求——社区“微文化”打通创城“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2-09-15

城市环境日益绿色宜居,公共设施逐渐配套完善,市民群众日趋文明有礼……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推进以来,市南区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不仅是城市“颜值”提升、城市管理趋于精细,还有城区居民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升温及文化服务的提档升级。日前,记者从市南区了解到,多个街道社区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以灵活多样的“微文化”形式催动社区文化空间弹性扩容,积聚打通创城“最后一公里”的勃勃力量。

       微书屋浸润居民幸福生活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你一本,我一本,坐一上午读读,分享心得体会,就能有不少收获。”市南区湛山街道秀湛路社区居民王树茂最近成了湛山街道“学习强国”主题书屋的常客。置身于书香弥漫的书屋内,很难想象,这处深受居民喜爱的“悦读驿站”曾经是一个闲置仓库。

珠海路街道社区教育微课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书屋虽小,却承载着思想文化宣传交流的平台功能,是推广全民阅读、传播正能量的重要阵地。”据湛山街道党建办副主任王斌介绍,街道专门在居民楼院里开辟的这处线下阅读空间,有机融合阅读分享、科普宣传、非遗文化传承、党史微宣讲、文明实践课堂等各类资源,开辟了红色阅读角、“学习强国”学习专区、理论宣讲专区,目前有党史、儿童科普、健康养生等多类书籍300余册,方便居民随时随心取阅,并定期组织理论宣讲、观影品书、“享读湛山”阅读分享会等活动,将微书屋打造成有文化、有温度、接地气的“群众学堂”。
据了解,为激活居民理论学习的动力引擎,营造学“强国”、用“强国”、晒“强国”的浓厚氛围,湛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积极开展“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线下宣传推广活动,创新依托理论宣讲、志愿服务、擂台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矩阵,将“学习强国”从“云端”带到群众“身边”,广泛掀起了为思想“充电”、给精神“加油”的学习热潮。
同时,湛山街道还持续拓展“学习强国”线下互动,定期开展网格员挑战答题争霸赛、学习达人经验宣讲会等,每季度评选“高分网格”“学霸家庭”“学习标兵”,在辖区广泛掀起比学赶超的浓厚学习热潮。

      微课堂拓展社区文化载体
几年前,提起社区教育,人们能想到的大多是声乐、舞蹈、书法等常见的兴趣班。在观察到居民学习需求日益多元化的趋势后,珠海路街道把主动引导与问需于民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在社区教育微课堂建设上寻求突破,通过丰富课程内容、创新教育形式,持续不断拓宽社区教育服务的外延。
“如果大家都不抽烟,空气就会变得更清新……”日前,珠海路街道联合市南区爱心幼儿园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控烟主题活动。幼儿园老师教授给孩子们关于吸烟危害、保护环境等小知识,启发他们描绘出内心的无烟世界,再由街道工作人员对孩子们的绘画作品进行二次设计,创作出无烟宣传小海报。孩子们拿到自己参与创作的海报十分开心,纷纷争先恐后表达着自己对控烟无烟的理解。
为更好地解决“银龄族”使用智能手机中遇到的问题,珠海路街道定期向辖区内老年群体推送由市南区专家团队研发的《玩转数字时代——中老年智能手机应用》读本,针对重要章节还创新性推出短视频详解,在出行、就医、购物、学习等方面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
除了做优“一老一小”教育服务,珠海路街道的社区教育微课堂触角还延伸至红色教育、道德法治、文艺体育、康养健身、生活技艺、垃圾分类等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精准直达”老幼中青各年龄段服务对象。
“社区教育微课堂是面向居民的民生工程,也是办好群众满意的社区教育的有力抓手。”据珠海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街道将继续打造社区教育精品工程,将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以“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教育涵养时尚、幸福的街区品质,不断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文章来源: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