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微光”汇聚战疫“星河”

发布时间:2022-11-10

近期,面对疫情防控严峻形势,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广大党员干部、企业白领、退役军人、居民志愿者积极下沉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用一束束志愿微光,温暖同心战“疫”路。

      “我啥活儿也能干”
      “我啥活儿也能干,社区需要我干啥,我都能顶上!”这句朴实而有力的话语,出自盐城路社区居民志愿者郑丙光的口中。郑丙光大叔今年53岁了,2022年以来,每一轮核酸检测他都从未缺席。当被问及当志愿者怕不怕有危险时,他说,“危险是很正常的,社区工作人员太忙了,我们不干谁干?就算是为了咱们全体居民的健康和安全,我也得上!”从清晨5点到中午12点,郑丙光大叔跟其他志愿者两班倒,维持秩序、测温消毒……几个小时站下来,腰腿也酸疼得厉害。然而,郑大叔逆行的步伐却从未停止。

“没问题,我来!”
“明天早上7点半,网格学院核酸检测点急需1名信息录入志愿者……”“没问题,我来!”社区工作人员话还没说完,王令月就给出了肯定答复。“我是一名党员,只要组织有需要,我随时冲锋上阵!”
王令月是辖区企业圣历实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年轻企业白领,从2022年3月以来,王令月就和同事们一直参与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她在楼宇精致白领和“大白”“小蓝”间来回切换,在防疫一线展现青年企业党员的热血与担当,让社区工作人员直呼“召之即来的战‘疫’铁军”。
 
“这个位置不能缺人”
“请大家戴好口罩、不要急,保持间距……”走在青岛海航万邦中心核酸检测点,一个声音雄浑的“大白”正在维持秩序。走近一看,即便他的脸上有了些许岁月的痕迹,举手投足间却依然有着军人的英姿。“叔,一看你就当过兵吧!”“对!我是一名退役军人,1992年从部队退役,今年55岁了。我从第一轮核酸检测就来当志愿者了,军人就是要敢打敢拼,能打胜仗!”王琳笑着说。“家里老人身体瘫痪不能自理,需要我和爱人靠上照顾,所以我一般提前调整好时间,得着空就过来帮忙。这个位置不能缺人,我得顶上!”王琳用最美逆行践行着“若有战、召必回”的铮铮誓言,彰显了退伍不褪色的军人本色。
志愿是一个能量场,吸引越来越多人怀揣热量奔赴。疫情之下,既有星夜奔赴的责任担当,有猝不及防的感动,更有心向暖阳的希望。在越来越多志愿者“大白”“小蓝”“红马甲”“橙马甲”的参与下,文明实践的“蒲公英”正飘向各方。(来源:微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