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而行奋战“疫”线,“五为”服务温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2-11-14

群众需求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青岛各区市精准聚焦“五为”志愿服务,积极发动志愿者、志愿服务队伍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把最暖心的服务送给最需要的人,助力打赢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为“老”服务,让防疫更贴心暖心
市南区各街道为方便社区老年人做核酸,在核酸检测点设立绿色通道,“您慢点,请走这边的绿色通道!”同时为了提高核酸检测效率、优化检测流程,江苏路街道工作人员张代超带领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将测量体温、现场扫码等工作前移,又派出年轻干部协助社区老人使用手机,极大缩短了等候时间。

市北区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志愿者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对不便外出需要购买生活物品的孤寡老人,志愿者会定时帮忙采购米面油、瓜果蔬菜、药品等,然后拎着大包小包为老人送到家门口。
李沧区鲍秀兰爱心工作室开展“爱撒夕阳红”志愿服务活动,建立“爱心敲门组”,组织采样人员、志愿者们为高龄、独居、失能、空巢老人上门采检,彰显道德模范作用。截至目前,共上门检测330人次。
崂山区注重做好老人心理疏导调适工作,利用电话、视频等方式为老人与亲属间搭建亲情化沟通服务,促进焦虑情绪缓解。
 
为“小”服务,网课、核酸两不误
为节省学生做核酸时间,市南区八大湖街道、湛山街道、云南路街道、中山路街道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核酸检测点开设“学生专用通道”,减少学生排队时间,确保学生能够按时上网课,这一举措获得家长朋友们的一致点赞。

市北区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与时间赛跑,个个身背60斤重消毒液,来到辖区多所小学,为学校开展全面精准消杀工作,全力阻断病毒传播途径,织牢织密校园疫情防控网络,筑牢上应师生健康保护墙。
李沧区虎山路街道文昌苑社区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保证辖区内中小学生安全、有序、便捷进行核酸检测。李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开展了“童心协力 携手防疫”线上绘画主题活动,号召孩子们以画笔传递童心,用自己的方式为抗疫奉献力量,向抗疫“逆行者”们致敬。
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城阳区各街道社区采集点为学生开启了专用“绿色通道”,学生们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行核酸检测,实现“即来即测、即测即走”,实现学习、防疫两不误,解决了学生和家长的后顾之忧。
 
为“困”服务,解忧纾难温暖民心
面对残障人士与防疫人员的特殊沟通需求,市南区八大关街道的晓慧馨雨志愿服务队立即启动应急语言服务,在线为残障人士提供手语翻译和协助,搭建爱心桥梁。
 
李沧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群众兜底保障工作,充分摸排1692名困难群众的生活状况。动员全区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发动青岛心海公益服务中心、青岛快乐沙爱心帮扶中心通过物资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筑牢疫情防控防线。
为保障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崂山区充分发挥社会救助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作用,开展困难群众主动排查,共摸排困难群众38户71人,并为高风险区家庭统一发放物资包,保障高风险区12户低保、低保边缘家庭的基本生活。
 
西海岸新区组织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针对疫情防控一线人员家庭、居家观察家庭、困难家庭、空巢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组织志愿者在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开展关爱志愿行动,帮助有需要的群众购买生活用品和防疫物资、照顾老人及孩子、提供爱心陪聊陪护等,协助做好生活保障服务。


城阳区棘洪滩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组织志愿力量与各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配合,针对这些特殊群体,加强特殊时期对他们的关爱,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形式,结合“敲门行动”,到各社区开展核酸检测上门采样、亲情问候、送餐送药等方面的志愿服务,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就在身边。
“小区因疫情临时封控,家中米面粮油囤货不足怎么办?”“有人突发疾病,因区域封控无人帮忙送医就医怎么办?”即墨区为满足疫情封控区域居民的特殊需求,调度整合社会资源,组建9支区级志愿服务队伍,一对一应急优先,全天候保障封控区居民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尤其关注学生、孤老病残等特殊群体需求,用爱心筑牢防护墙、聚力织密防护网。
 
为“心”服务,保驾护航心理健康
为给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居民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帮助,市南区组建“喃喃解忧”心理服务志愿队,汇集齐鲁(青岛)和谐使者、资深心理咨询师、高级社会工作师等13名工作人员。志愿服务队借助微信、电话等方式,免费为有需求者提供心理疏导服务;服务队还录制《市南区“喃喃解忧”心理服务微课堂》,通过网络广泛传播,内容涵盖居家情绪疏导、网课期间良好的亲子关系培养等。
 
市北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开通了关爱心理热线,面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生及家长提供免费线上心理援助工作,及时帮助广大师生及家长缓解疫情引发的心理压力、心理应激反应,疏导不良情绪,鼓励引导科学防疫。
      李沧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嘉音心理志愿服务队开通7×24小时心理援助公益热线,及时帮助辖区居民缓解疫情引发的焦虑和压力问题,疏导不良情绪,鼓励引导科学防疫,共筑心理防线。
西海岸新区组织招募专业心理医师,针对医护人员、居家隔离人员、学生等不同群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援助服务,缓解居民群众心理紧张情绪。充分发挥心理关爱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向阳花心理志愿者团队”等作用,为居民提供心理健康疏导,守护居民心理健康。西海岸新区卫生健康系统开通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选派心理健康专家为全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线上心理健康服务;教体系统开通心理援助热线,为广大师生、家长等提供心理疏导服务。
 
在当前抗疫行动中,青岛城阳瑞阳心语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瑞阳心语)通过线上全面覆盖、心理危机干预和开展专家督导等手段,为遭受疫情影响的民众进行科普和答疑,送上心理援助和心理疏导服务,驱散心理阴影,缓解恐慌、焦虑情绪,为建设人文生态幸福家园添加“心动力”,筑牢抗击疫情的心理防线。

      为“公”服务,爱心企业显担当
文明实践暖心助力,爱心企业彰显担当。青岛万象城、金茂湾企业团队、青岛公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隧道巴士分公司、海航万邦中心等一批爱心企业为市南区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送上爱心奶茶、爱心午餐,让一份份爱心得以传递,让平凡微光在“疫”线闪闪发光。
      市北区上下一心,同心抗疫,爱心企业、行业协会等也以实际行动承担社会责任、践行担当精神,共筑防疫“同心圆”。浪潮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向市北区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防疫物资,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N95口罩等一线急需物资。该批物资将根据需要运送到抗疫一线,为防疫工作人员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李沧区通过“线上宣传+线下发动”方式广泛发布疫情防控志愿者招募令,积极动员志愿者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一万余名志愿者有秩序开展核酸检测、宣传引导、秩序维护、物资发放等疫情防控工作,用责任和担当诠释志愿精神,共绘疫情防控同心圆。
      李沧区委宣传部携手青岛心海公益服务中心、青岛中恒维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向李村街道所辖社区捐赠防疫物资。满载防疫物资的车辆缓缓驶入青峰路社区,为奋战在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送来防护服、医用口罩、隔离衣、护目镜、酒精,共同筑起抗疫防线,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崂山区上下一心、协力抗击疫情,许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心系防疫一线,伸出援助之手,倾情助力疫情防控。崂山区志愿服务协会联合青岛巨峰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发起“携手战疫,大爱崂山”主题活动,捐赠了桶装方便面、矿泉水、咸鸭蛋、榨菜和爱心定制化早餐,为社区一线防疫人员补充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