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添份力 志愿服务显担当 ——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2-11-14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发生后,一波又一波“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一个个奋勇在先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如同冲锋陷阵的“战士”,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志愿服务精神,为疫情防控凝聚强大正能量,展现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力量。

      志愿“疫”线 “疫”不容辞
      疫情防控开展以来,市北区依托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3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动员广大群众就近就地向所站报到,仅居民群众志愿者就有3000余名挺身而出,在克服个人困难、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就近就地开展线上心理疏导、核酸检测、场所消杀、秩序维护等工作,一个个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成为坚实可靠的战斗堡垒,为全区疫情防控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红马甲”成为全区疫情防控战线的一抹靓丽色彩。
 

      披星戴月,坚守“疫”线
      “请保持好距离,有序排队,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或健康码……”天还没亮,辽源路街道伊春二路社区的核酸检测点上就排起了长队,采样,登记、采样、维持秩序、现场消杀、转运、入户核酸等等,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最近这几天,从凌晨忙活到深夜是他们的工作常态,每天都是天不亮就到达核酸检测现场忙活,连吃饭喝水都顾不上,甚至都回不了家。“这段时间,天天都是从早忙到晚,就跟个陀螺一样团团转,一天得接打上百个电话。”伊春二路社区工作人员说,“忙活到凌晨,根本都顾不上回家休息,就继续准备第二天一早的核酸检测了。”

      佳艺广场上每个通道前都排起了长队,眼看着人越来越多,为了保持现场秩序,加快核酸检测进度,错埠岭社区党委书记于晓玲当即决定调配人员,在旁边的路口再增加一个采样工作台。“咱们的工作就是要根据核酸检测现场灵活处理。”于晓玲说,“这段时间,咱们全社区的工作人员,包括公益岗、志愿者都很给力,克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

      他们披星戴月,早出晚归,废寝忘食……每个人都是一道防线,用坚定的信念、坚决的行动向疫情说“不”!

      “疫”无反顾 冲锋在先
      颜兆风和颜兆平是上清路社区一对兄弟,都已经年过七旬,在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多年,被社区工作人员亲切地称为“颜叔”。弟弟颜兆平是一名党员,哥哥颜兆风已经提交了入党申请书。近期疫情形势严峻,核酸检测时间提前至凌晨5点开始,但不管多早开始,两位颜叔总是会比社区工作人员还要早地到达核酸检测点,拉上栅栏,默默地把核酸检测点需要的准备工作都备齐。在清冷黑暗的凌晨,居民们每次走到核酸检测点,看到已经点明的灯光,就会感到无比温暖和安全。

      “逄大叔,你刚出院,还是在家休息休息吧。”“不用,我身体可以,我是党员就应该站出来!”延安二路社区第六网格党支部书记逄增全,前期因心脏病住院,刚刚出院身体有所好转,就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每天从早到晚巡逻在辖区的大街小巷,维护着辖区的安全稳定。延安二路社区第五网格党支部书记李惠云、志愿者辛微微、刘兰英,每早5点前来到社区,协助社区核酸检测开台的各项工作,她们3人都年近70岁,可她们为了社区居民的健康无怨无悔。延安二路社区第四网格党员中心户张俊刚、公益岗网格员黄佳欣,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卡口执勤、核酸检测点维持秩序,不怕苦不怕累,从开始一直坚守到结束,彰显着共产党员及优秀志愿者的英雄本色。

      抗“疫”管家 随叫随到
      肖国青是市北区登州路街道丰盛路社区一名有着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作为一名抗疫“老将”,此次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报名加入志愿者队伍。“随着社区核酸检测任务加重,我们在南山商会大院开设了临时检测点,肖国青经验丰富,能独当一面,我们便把这个检测点的管理权交给了他。”登州路街道党建办主任孙琳告诉记者。

      由此,肖国青担当起了南山商会大院临时检测点位的“总管家”。组织商户、居民开展核酸检测,提着小喇叭深入楼院开展宣传,帮助社区悬挂条幅张贴海报,每项工作都被他处理得井井有条。每天凌晨4点多肖国青就来到社区,将防疫物资装上小推车运送至核酸检测点,再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作,搭帐篷、摆桌椅、组装检测设备、消杀现场、配合分发防疫物资。当居民陆续排队时,肖国青又出现在核酸检测现场,“请大家先扫码后排队”“大家保持间距,按地上一米线排队”……维持现场秩序、引导群众扫码登记信息、提醒群众保持安全距离有序排队,肖国青来回穿梭在检测现场。待核酸检测结束时已是中午,肖国青又忙起了点位清理、场地消杀、物资清点等工作。当一切妥当脱下防护服时,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

      像这样的志愿者在市北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用志愿服务行动传递着温暖,在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必将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