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蓼兰镇:“志愿+”赋能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2-11-17

近年来,平度市蓼兰镇蓼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创新“志愿+”服务模式,常态化开展“五为”志愿服务,不断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通过文明实践持续赋能乡村振兴。
 
“志愿+阵地” 提升生活品质
为健全村级志愿服务体系,强化志愿活动阵地,蓼兰村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打造4000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内设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健身广场等场所,满足群众日常文化生活需要。同时,蓼兰村还按照城市社区公园标准,新建乡村文化大戏台、四角亭等休闲娱乐设施,建设景观连廊、树池坐凳、喷泉等景观小品,集休闲、活动、观赏于一体,打造优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场所,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志愿+文化” 凝聚群众民心
坚持乡村治理与文化引领结合、依法治理与以德教化并重,践行“1+1+3+N”模式,即一个大舞台+一项改革(移风易俗)+三项评选(“四德人物”+“美丽庭院”+“家风家训”)+N项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村庄历史故事挖掘活动、文化惠民活动等),每年举办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为广大村民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以文化振兴引领良好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志愿+信用” 赋能村居治理
扎实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将参与志愿活动的情况、时长等作为评先选优、开展道德评议的重要内容,鼓励村居积极开展志愿活动,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不断提升自身文明素养,营造浓厚的好人文化氛围。同时按照“遵纪守法、品德良好、为人正派、处事公正、群众公认”的新时代和事佬标准,组建“和事堂”,开创了110不进村的蓼兰村模式。今年以来,全村共调解大小矛盾纠纷40余起,调解成功率100%。

“志愿+为老” 弘扬孝老传统
做实做细“孝善敬老”志愿服务,全面掌握全村独居老人、失独老人底数,建设“暖心食堂”解决老年人“一餐热饭”问题,规划建设1处标准化孝老食堂,常态化开展居室清洁、心理慰藉、幸福送餐等志愿活动30余次,受助130余人,全面提升老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志愿+党建” 夯实基层堡垒
组建20余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伍,深入开展党员联户连心工程,本着“就近便利、主动认领”的原则,每个党员选择联系5-10户村民,其余村民由村“两委”兜底联系,实现党员联户全覆盖。党员通过做好生病去看、民意去听、政策去讲、吵架去劝、困难去帮“上门五件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联户更精准,有事找党员”成为蓼兰村群众朗朗上口的一句话。同时,蓼兰村利用农闲、休息时间坚持每月到贫困户、产业大户中召开“院落会议”。小小的院子里,摆放着板凳和茶水,两委干部和群众围坐在一起,面对面拉家常、谈变化、谋发展,宣讲医疗、社保、危房改造等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政策……以前都是群众到会议室去开会,现在是干部到群众家院子里来开会,“院落会议”让干部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来源:文明实践在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