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凤台街道:文明有力量,实践暖人心

发布时间:2022-11-23

文明有力量,实践暖人心。平度市凤台街道整合多方资源、聚焦群众需求,持续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设,扩大文明实践版图,延伸服务触角,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蒲公英向下扎根、向阳生长,迸发综合治理新动能。
今年以来,凤台街道持续扩大文明实践版图,新增厦门路社区、东宁苑社区等9个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让文明实践阵地建在居民“家门口”,切实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第一方阵”。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利用文化健身广场、党员活动室、信用超市、便民服务大厅、农家书屋等现有场所,重点打造理论宣讲室、文化活动室、心理健康室、健身活动室、普法讲堂等五大功能室。结合各新村(社区)实际开展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让阵地建设攀新高,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亮生活。
 

强化理论宣传
传思想、种信仰,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首要任务。在新思想的宣讲和传播中,凤台街道创新方式方法,利用主题宣讲、文化下乡等活动形式,把理论宣讲做成最对群众胃口的“家常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2022年以来,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学习强国线下体验馆,深化拓展主题活动,组织街道50余名党员干部和辖区文化志愿者走进基层群众,经常性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党史理论宣讲、政策法律宣传、读书分享会等活动共计420余次。
做好理论宣讲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讲好“普通话”又讲好“地方话”。以道德模范、乡贤能人、星级文明户、志愿者、美丽庭院示范户等家庭为骨干,在辖区范围内,选树52处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并全部投入使用,通过“庭院讲堂”开展理论政策宣讲、移风易俗宣讲、邻里互助、家庭纠纷调解等文明实践活动,积极发挥家庭站的典型引领作用,倡树文明新风,实现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润物细无声”。
 
丰富文化生活
凤台街道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文化乐民”为目标,创新思路、多措并举,结合“我和我的凤台”“我们的节日”等主题,将党的惠民政策、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文明城市创建等内容深度融合,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活动,让文化活动做乘法,把演出舞台送到群众家门口,把政策文化送到百姓心坎里。
打造“流动舞台”,文艺志愿者在小区、在村口、在田间举办小型文艺汇演、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等群众文化活动近200场;依托辖区“何家楼土陶博物馆”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研学互动活动,让“非遗”活起来的同时也让居民在文化活动中获得精神滋养;广场舞大赛凤台专场的成功举办使辖区居民的夜间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让文化成果惠及广大群众,使文化惠民照亮城乡的每个角落,以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打开了文化惠民的新局面,切实提高群众文化生活的获得感、满意度。

构建服务网络
探索构建文明实践网格,充分整合综治、党建等原有网格资源,构建起文明实践“一张网”,推动精细化服务落到实处,以网格管理“小支点”撬动城乡治理“大格局”,把宣传、教育、引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推向“最后一米”。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立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社科普及惠民、法律服务、卫生环保、扶难解困、文明倡导、心理关爱、应急救援、便民服务、敬老爱老、关爱未成年人、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移风易俗、文明交通、文明引导等80支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
以点带面,鼓励辖区居民积极参与志愿活动,推动邻里守望相助,让“急难愁盼”不出小区,助力基层治理,擦亮“美好凤台”志愿服务品牌。在近年疫情形势不断反复的情况之下,街道建立“常态服务+战时应急”长效志愿服务机制,即日常组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浓厚志愿氛围;“战时”启动志愿服务应急招募联动机制,广泛组织招募各个领域志愿者迅速投入保障任务,实现“一呼百应”,有效推动解决了疫情形势下重点难点问题。(来源:文明实践在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