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点赞青岛:发挥老兵力量,打造红色“大课堂”

发布时间:2022-12-15

《新华每日电讯》2022年12月14日
 
近年来,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充分发挥老兵榜样力量和示范作用,打造“三支队伍、三个阵地、三类课程”,推动红色教育进校园、进课堂,厚植广大青少年爱党爱国爱军情怀。
 
青岛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柳广东介绍,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组建了“老兵宣讲团”、“巾帼宣讲团”、“逐梦深蓝宣讲团”三支红色教育宣讲队伍。其中,“老兵宣讲团”由67名模范退役军人代表、参战老兵、优秀退役大学生士兵等组成,以退役军人的亲历宣讲增强红色教育的实效性和感召性。
“我去过天安门看升旗,我也在电视前看过大阅兵,可现场看原仪仗队的老兵踢正步,真是感到特别激动。听完老兵姐姐讲述阅兵的故事,我明白保家卫国必须吃苦耐劳。”青岛枣山小学学生辛学浩说。
 
据了解,“逐梦深蓝宣讲团”成员则全部有海军服役经历,累计走进602所学校进行公益宣讲830余场,参加人数达19.7万人次。
此外,青岛市还着力建设“退役军人之家”、“荣军课堂”宣讲品牌和线上直播“云党课”三个平台,打造红色教育“主阵地”。
 
其中,“退役军人之家”是24所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通过征集红色老物件、军旅物品、珍贵视频等,打造精品红色展陈,推出红色研学,常态化组织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接受红色文化熏陶。
 
在胶州市后寨村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历时7个多月,跨越6个省份,行程近3000公里,采访65位抗战老兵及家属,建成青岛市第一个村级党史馆,将红色故事与退役军人事迹相结合,2021年以来已有6万余名中小学生和党员干部参观学习。
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张笑介绍,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还依托老兵资源打造特色红色教育课程,构建红色文化“教材库”。组织军休干部录制“成长家书”,讲述自己身边的英雄故事和先进事迹,帮助青少年树牢理想信念。截至目前,已录制播放“成长家书”15期,3.2万名中小学生观看了视频。
 
退役军人刘金城80分钟的思政直播课吸引20余万人在线观看。“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把前辈们的热血经历讲给孩子们听,孩子们特别喜欢,我会一直讲下去。”刘金城说。
 
与此同时,青岛市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抢救性采集建国前和抗美援朝老退役军人信息3000余条,拍摄口述历史纪录片199余部;集结荣立二等功以上的138名老革命军人影像资料,制作《老兵永远跟党走——青岛市老革命军人人物选》,赠阅企学校、社区等15000余册,并捐赠青岛市档案馆档案永久保存。
 
党的二十大召开以来,老兵宣讲团推出“用青少年听得懂的语言讲述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宣讲,线上直播点击量20万余次。主讲人之一杨希岗是一名有着57年党龄的退役军人,“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我是非凡十年的见证者、亲历者、讲述者,我希望自己的讲述能让孩子们立远大志向,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来源:志愿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