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出征!青岛28名勇士今日赴土耳其救援

发布时间:2023-02-13

土耳其和叙利亚北部地区6日发生强震后,中国救援队及多支中国社会应急力量正在震区开展救援工作。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组织23名志愿者携带救援装备、医疗物资及后勤保障物品近5吨救援物资,将于今晚18时许前往土耳其,开展救援行动。青岛即墨蓝天救援队组织5名队员前往土耳其,执行人道主义救灾任务,预计11日凌晨抵达。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
23名志愿者集结出征
“得知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就开始计划着救援行动了。”此次带队赶赴土耳其展开救援的甄仁向表示,从队伍组建、物资筹集,到联络大使馆及当地救援组织,安排好跨国行程、货运通关,事无巨细地完成所有准备工作,他们只用了不到3天的时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必须争分夺秒。”
 
2月6日,土耳其一天连续发生两次7.8级大地震,有着丰富救援经验的甄仁向立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在队内展开救援研判工作。作为一支成立15年的救援队,青岛红十字搜救队积累了极强的救援能力,储备了大量的国际标准救援装备,曾参与到玉树地震、雅安地震、尼泊尔地震、厄瓜多尔地震等震后救援之中。
救援行动确定后,50多位队员积极报名请求出战,经多方面综合评估,最终筛选出23位志愿者,正式组建起赴土耳其抗震救灾的救援队伍。23人的救援队伍中,女志愿者3名,男志愿者20名,包括领队、行动队长、两个行动小组、翻译、信息员、医疗官、后勤保障等多项人员设置,保证救援顺利开展。“任何救援行动都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决定的,做好周密的计划才能打好每场仗。”甄仁向说。

 
“秘密武器”到位!
近5吨救援物资稳打胜仗
除了一支精锐队伍,此次赶赴土耳其救援,青岛红十字搜救队还有一个“秘密武器”——近5吨重的救援物资。
 
“我们专门列了一份救援装备清单,一共是52件救援装备。”生命探测仪、液压动力站、破碎镐、凿岩镐、切割锯、发电机……切割装备、破拆装备、剪切装备等各类适用于震后救援的设备一应俱全。“我们还携带了适合深层次救援的液压破拆装备,可以逐层打通楼板,拯救被困深处的人员。”
 
不只是救援装备,医疗物资、后勤保障物品也同样准备充足。队内还为每位深入废墟的救援队员,准备了一个有害气体检测仪,一旦有毒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就会拉响警报,提示及时撤离。
 
为进一步打通救援通道,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分别与中国驻土耳其大使馆、国际红十字会东亚区办公室、当地的红新月会均做好报备与沟通。队员们也对当地民俗文化进行了一些了解,队内有位志愿者的家属也正好是土耳其本地人,计划抵达土耳其后联系专业向导展开进一步交流。

青岛红十字搜救队土耳其救援队
队员名单及分工如下
↓↓↓
 
领队兼临时党小组组长:甄仁向
行动队长:朱光鹏
翻译:吉连萍
信息员:杨晓灵
医疗官:吕冬梅
后勤保障:纪宏林
行动一组组长:李威伯
组员:林波、王举、陆涛、刘腾飞、孙梓译、张锦哲、刘杰
行动二组组长:何振鹏
组员:梁广、黄炜、姜旭、翟文君、王伟、王伦珂、王义森、徐志远
 
附:青岛后方协调团队成员名单:李延照、张丽娜、朱晓菲
 
青岛即墨蓝天救援队救援小组出发
2月10日10时,青岛市即墨区委统战部为即墨区蓝天救援队赴土耳其抗震救灾送行。据悉,蓝天救援队5名队员将从位于即墨区通济街道的蓝天救援队指挥中心出发,乘坐飞机经广州前往土耳其,执行人道主义救灾任务,预计11日凌晨抵达。
地震发生后,中国国际救援队紧急驰援土耳其,青岛市即墨区蓝天救援队按照全国蓝天救援品牌体系工作要求,根据山东红十字蓝天救援队国际救援出队标准评估,经过两天的人员、装备的资质和技术力量的严格审核,确定即墨区蓝天救援队董刚、李捷、徐方涛、张宇、吴倩倩(女)5名队员前往土耳其执行人道主义救灾任务。
“根据以往地震搜救的经验,我们将携带通讯、医疗、破拆类等救援装备。全力做好救援工作。”即墨区蓝天救援队队长董刚说,队员们都接受过严格的训练,综合救援能力较强,他们到达后将与全国其他省市蓝天救援队员合作开展救援。

相信我们的勇士
定能不辱使命,
祈愿更多奇迹发生!
希望你们在施救的同时做好自我保护,
请一定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