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市大泽山镇东岳石村:文明实践创新引领乡村治理“六小微”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3-04-18
构建和谐幸福的民生福祉,是每个村庄追求的终极目标之一。近年来,岳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突破口,建立“小调解”“小托管”“小便民”“小广场”“小文化”“小技术”等六项“小微”便民服务机制,围绕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好“小”字文章,实现乡村治理模式由“管”向“暖”转变。
小调解防范大矛盾
依法治村、以理服人,岳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强化村庄治理,打造和谐村庄,成立了“老胡调解室”“老张茶话室”“润楠调解室”等多个矛盾调解阵地,通过“软硬并施,内外兼治”的两措合抓方式,有效化解村庄矛盾上百次,全面激发村庄凝聚力。其中,聘请被授予“金牌调解员”的老文书胡京伟建立的“老胡调解室”,自1995年以来,以保存了1954年至今60余年来的史料、档案等村庄档案为基础,共调解建档纠纷问题58件,其他各类问题150余件。
小托管解决大烦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问题愈加严重。针对这一问题,岳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大泽山小学、幼儿园,结合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打造了以儿童托管为主题的“岳石小巢”志愿服务品牌,组织有教育经验的老师、家长协助照顾留守儿童,并定期举办教育讲座、亲子沙龙,为忙于工作的父母解决后顾之忧。
小便民提供大便利
该村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便民“加油站”机制,将村干部坐班值班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点亮了“群众有所盼支部有所为”党建服务品牌。实践站内,村“两委”成员、无职党员每天参与值班提供接待来访、办理业务、代收快递包裹、照看生病村民以及解决家中突发问题等日常服务,节假日不休,让村民“有事找我,您放心!”
小广场扮成大舞台
新时代文明实践对村级文化活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为给广大村民提供更好的平台,村庄先后投资百余万元,建成68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农民大舞台,大力鼓励村民组建歌舞队伍开展汇演活动,每年成功筹办“大泽山镇广场舞大赛”、“东岳石游子回乡联欢晚会”等汇演活动50余场。同时,在村庄各处设置有篮球场、室外健身场、思想文化宣传栏、移风易俗宣传栏。图书阅览室(含电子阅览室)、室内健身场、道德讲堂全部配置齐全。
小文化传承大文明
结合“五区”建设,岳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岳石文化遗址为支撑,以独特的乡风底蕴为特色,依托实践站内非遗文化展室、理论宣讲室、“岳石小巢”乡村“复兴少年宫”等场所,充分发挥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的文化记忆功能,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演出,年举办“我们的节日”、“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特色活动10余场次。同时,该村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因地制宜推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东岳石路径,截至目前,这项传统已坚持20余年。
小技术支撑大产业
东岳石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环保理念,大力推进原主导产业向葡萄采摘和乡村旅游转型。依托庄户学院和农家书屋,吸纳昌云军、韩玉波等一批乡村振兴带头人和其他技术人才不定期开展农技培训,并以技术人才联户的形式进行强化帮包,为村民提供各类技术致富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切实促进了村庄葡萄产业发展壮大。目前,村庄葡萄种植品种达200余种,已拥有大型葡萄庄园3家,大小葡萄蒸馏酒厂及作坊15家,葡萄休闲采摘园10余家,年接待游客达10万人次。
乡村治理号角忙,起鞍上马路疾长。岳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将古老岳石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坚持“特色产业谋发展、村庄治理有办法、便民服务暖人心”,演绎社会治理的崭新篇章。(来源:文明实践在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