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北: 打造“志愿五为·幸福市北”文明实践品牌

发布时间:2023-06-27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6月21日上午,《<满江红>新编》节目正在青岛市“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现场演出,这是一个月来,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智趣”国学志愿服务队第三次公益演出。

作为青岛市市北区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创益大赛推选出的优秀项目之一,“智趣”国学公益推广——《满江红》新编项目,通过吟诵、表演课本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参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积极宣讲优秀诗词与国学知识,大力推广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青岛北仲路第一小学校长马燕介绍,该校依托“小夫子”学堂,构建国学课程体系,组建了国学、小古文、古诗诵读、汉字读写等特色社团,由校长、副校长亲自带社团,坚持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把文明城区建设与学校社团文化建设有机融合,成立了“智趣国学”志愿服务联盟,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无独有偶。6月21日下午,青岛郑州路小学的学生们在闫家山地秧歌艺术团指导老师王瑞理指导下,刻苦练习闫家山地秧歌。只见他们在操场上手拿彩扇、绸巾、棒槌等道具,欢快地跳起、舞起来。花伞、婆婆、棒槌、铜钱棍、花鼓、扇女六大角色配合着鼓点,各显神通扭出家乡的风采。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闫家山地秧歌传承实践值得关注。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洛阳路街道周口路社区提出“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思路,与郑州路小学联合开展“传承非遗文化”闫家山地秧歌志愿服务项目,共同打造闫家山地秧歌艺术学习实践基地,开设常态化、系统化的地秧歌本土化特色课程,把闫家山地秧歌纳入学校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中,实现非遗文化传承与体育、艺术教育的完美结合,让闫家山地秧歌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我们将利用志愿服务项目创益大赛提供的扶助资金,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进校园,丰富课程内容,让非遗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让闫家山地秧歌继续发扬光大。”周口路社区党委书记李静表示。
 
今年以来,青岛市市北区进一步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围绕为老、为小、为困难群体、为需要心理疏导和情感慰藉群体、为社会公共需要等“五为”志愿服务,在爱心企业中青建安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冠名赞助下,举办首届“中青建安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益大赛。自4月启动以来,创益大赛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吸引138个志愿服务项目报名参加。经过初选初评、创益展示、项目实施、决赛路演等环节,最终30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
 
“通过举办市北区首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益大赛,挖掘培育一批志愿服务项目,指导全区22个街道培育特色突出的志愿服务品牌,着力构建‘一街一品’志愿服务格局,着力打造‘志愿五为·幸福市北’文明实践品牌。”市北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赵新民介绍。(来源:文明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