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行动 让“关键变量”转变为基层治理“最大增量”

发布时间:2023-08-03

“以前跑累了都是随便找个阴凉地歇会儿。现在有了驿站,大热天里累了就进来喝杯水、吹吹空调,真是很暖心。”谈起青岛市市北区的新锋驿站,外卖骑手卢生有说。  
 
如何把骑手们的“漂泊感”变成“归属感”?市北区各街道社区党组织常态开展新就业群体摸排工作,摸清骑手跑单最多的地方、落脚最多的地方,结合现有党群服务阵地和户外劳动者驿站等空间资源,打造了210余处新锋驿站。  
 
驿站里,既提供避暑取暖、歇脚充电、饮水就餐等基本服务,又有子女托管、技能培训、创业指导等特色服务指引。同时,市北区依托新锋驿站,将新就业群体吸纳到网格中,健全完善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常态化联系平台企业及基层网店制度,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上门走访、召集一次联席会议、举办一次联建活动、解决一批难点问题,点对点联系、动态化管理。  
 
打造新锋驿站、提供定制服务、鼓励参与治理……去年以来,市北区积极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开展暖“新”行动,以服务促融入、以融入促凝聚、以凝聚促引领,让新就业群体在这座城市既有地方歇脚、又有服务暖心、更能参与治理,归属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据介绍,今年市北区开展了“新阶心愿·帮您实现”活动,依托“新新向党”“北尚诉办”等平台畅通新就业群体诉求表达渠道,收集并组织党员认领“微心愿”3600余个,量身定制送安全、送健康、送教育、送保险、送岗位、送团圆“六送”服务,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主体举办健康体检、技能培训、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活动120余场,成为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融入城市的“新时尚”。  
 
归属感激发参与感,越来越多的新就业群体从业人员愿意为社区出把力。针对新就业群体走街串巷、进楼入院、直接接触群众的特点,市北区选聘126名新就业群体“城市观察员”加入社区“随手拍”志愿服务队,在社情民意收集、异常情况预警等方面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协助街道社区收集、化解环境卫生、商户经营等问题320余件,让“人人都是网格员”成为现实。  
 
青岛市市北区探索实施服务积分制,引导新就业群体开展送菜送药、帮扶照料等日常服务,获取“治理积分”、兑换生活物品,通过创新激励机制,引导推动新就业群体这些“关键变量”转变为基层治理“最大增量”。(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