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手语同行,打开心灵大门——青岛二中分校2022级创新学院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08
交流有时也可以不用言语,一个手势,一个微笑就可以表达一切,而手语就是那无言交流中最有效的方法。2023年8月5日,青岛二中分校2022级创新学院的同学们前往了市南区仙游路社区王建民手语工作室,在那里围绕着“交通外出”上了一节生动的手语课。
王建民老师是一位退休的手语老师,多年来从事手语培训的活动,还为聋人举办过多种讲座和公益活动。课堂上,他教学生们用手语表达火车、汽车、地铁、往返、经济舱、商务舱、护照、身份证、残疾人证、空调车等有关交通外出的词语,除此之外,王老师还教了同学们一些常用句子,例如:“请问,有去北京的飞机票吗?”“爸妈订了2张去上海的火车票。”“乘车时请保管好自己的贵重物品”。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收获了新知识,开拓了视野,也得到了在帮助他人方面无限的鼓舞。我们也认识到手语是羽翼丰满的语言,是有声语言平行的语言。
世界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带着执着的灵魂行走在人生的大地上,他们携着坚定的目光奔跑在生命的原野,他们怀着不懈的努力舞蹈在岁月的舞台上,他们是一个个别样的精灵,用特殊的方式书写完整的人生。而我们要做的,便是把一份关怀给他们,铸就温暖的阳光;把一份爱心给他们,燃烧浓浓的情意。伸出我们的手,捧出我们的心,用手语与聋哑人交流,让他们感受到沟通的愉悦和自信,让世界充满温情充满爱,为他们幸福生活行动起来吧。
本次手语活动让我感受到手语是一种优美、独特的舞蹈,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了关爱。在我们身边生活着这样一群人,尽管他们听不见,但也会用最乐观的心态向世界倾述自己的梦想。通过这次学习,我明白了手语的意义不仅在于传达,更在于抚平人们的心灵。
——2022级创新学院丁德耀
在本次“同在蓝天下,第八百二十四次手语课堂”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学习了国家推广的通用手语,了解与帮助听障群体。通过王建民先生的讲解,我们了解到了听障人士生活的不便,也体会到国家对特殊群体的深切关怀。
——2022级创新学院徐志涵
手语是一种语言,有自己完整的语言体系,让聋哑群众拥有属于自己的便捷交流方式。今天通过手语老师的讲解,让我切实地体验了一回手语交流,虽说学只学习了一部分内容,但是我依然能深刻地体会到手语对聋哑群众的必要性,以及学习手语、与聋哑群体平等交流的重要性。
——2022级创新学院马健
(来源:青岛二中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