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2023-08-22
为充分挖掘七夕节的文化内涵,继续发挥好民族传统节日的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近日,市北区依托16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三级文明阵地,开展“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系列活动。
市北区
大型中老年人公益相亲会
浪漫七夕,相爱相伴,共铸家风。在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到来之际,8月19日上午,“缘定鹊桥庆佳节 情连银丝铸家风”——第三届“单身老人节”大型中老年人公益相亲会在市北区大鲍岛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举办。此次公益相亲会也是青岛市“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内容之一,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广泛培育优良家风,深入推进美德信用建设的具体举措。
活动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明办指导,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市北区委宣传部、市北区文明办主办,市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协会、青岛喜康助老服务中心承办。市北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锋出席活动。
据悉,此次大型公益相亲会吸引青岛、潍坊、烟台、菏泽等地2200余名单身老人报名参加,其中,年龄最大的孙先生已经86岁高龄。
镇江路街道
国学礼仪文化展示
为了营造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的浓厚氛围,拓展未成年人暑期活动阵地,丰富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8月21日,镇江路街道海泊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七夕”国学礼仪文化展示活动。
参与活动的青少年身着汉服,头戴蝶钗,社区书记现场教授古典礼仪,孩子们的一举一动,有模有样。活动现场伴随着美妙的古筝乐声,老师挥毫泼墨现场创作凌霄花美图,希望孩子们能够迎风绽放。公益课堂为孩子们讲述了七夕的经典故事,指导制作古代团扇,赠送玫瑰花,希望他们将七夕的美好祝福传递给自己的父母。
下一步,镇江路街道海泊河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将继续致力于未成年人中国文化的传承,携手共建单位及辖区“能人”,将形式新颖、内涵丰富的活动送到居民身边。
双山街道
发簪制作传统文化体验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不断促进辖区居民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巧夺天工之思,欣赏古韵相传之意,8月17日,双山街道在蚌埠路社区文化驿站开展“执手绾簪·慕流年”发簪制作传统文化体验活动。
“发簪是我国传统饰品之一,作为汉文化的一种传承,它承载着传统古韵的魅力”。活动中,非遗文化老师向大家普及了发簪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并耐心教大家分辨算、篝、钗、步摇、冠等古代发饰以及应用场景。老师边演示边讲解,大家跟着一起制作,还时不时一起交流切磋,享受学习手工技艺的乐趣。
此次活动让居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验制作手工发簪带来的乐趣和成就,使大家在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体验古风雅韵,享受创作的乐趣。下一步,双山街道将持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切实发挥文化助力基层治理多元化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满足居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浮山新区街道
“迎七夕传家风 ”美德宣讲
充分发挥传统节日的文化涵育功能,建设新时代家风文化,浮山新区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系列活动第一站在同乐路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喜迎七夕传家风 弘扬美德倡新风”主题美德宣讲,发扬传统文化,倡导文明新风尚。
活动邀请浮山新区街道百姓宣讲团团长胡俊东通过“讲故事”、“谈感悟”的形式来传颂优良家风。胡团长讲述了《胡适家书》经典片段,从胡适写给儿子胡祖望的书信,学习朴素却又近乎真理的家风家训。随后,社区副书记王伟芝分享了自己在《曾国藩家训》中的感悟。美德故事赞美优良家风,活动现场传递了孝道、感恩、廉洁、奉献等传统美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来源:文明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