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八大关街道:锻造“四心”引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德信用社区
发布时间:2023-08-31
为深入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大力营造“讲美德、守信用”的浓厚氛围,八大关街道积极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挖掘美德信用先进典型,锻造“四心”引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德信用社区。
街道依托山东省新时代文明实践“十百千”典型社区,在太平角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德信用社区,紧扣“强基”主线,突出党建引领,建强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在1500㎡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市民教育、文化活动、科普宣传、健身活动、家长学校、未成年人活动室等26个功能区,常态化对外开放。积极打造研学式教育阵地,在王一民烈士牺牲地建设“一生为民”连心红廊,在太平角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打造“一公里党建走廊”,在太平角公园“爱情路”建立帮到家志愿服务大集阵地。
贯通“六联共建”机制,凝聚街区治理同心。依托社区“六联共建”平台,发起“共建大走访、点亮微心愿”活动,全面倡树美德健康新生活,在走访过程中,充分调动共建单位资源为居民点亮微心,口袋公园、爱心义诊、结对帮扶、志愿服务阵地等20个项目已落地,解决了一批群众极难愁盼的问题。
擦亮“帮到家”美德诚信品牌,筑牢为民服务恒心。壮大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党员服务队、青年志愿服务队、“文明青岛随手拍”拍客志愿服务队。丰富“帮到家”服务项目,充分整合共建单位法律、医疗、科普、文化、休闲等资源,组织“九小”店家提供配钥匙、理发、推拿等便民服务,服务项目达40项。建立“帮到家”志愿服务大集制度,与市园林工程公司共建,在太平角公园“爱情路”固定每月开展志愿服务大集活动,常设配钥匙、修鞋、握裤角、理发、磨剪子、义诊等便民摊位30余项,为民服务看得见、用得着。
强化“工作室”示范效应,深挖社区匠人匠心。深挖社区“两代表一委员”、“五老”、民间达人、“文明青岛随手拍”拍客等基层治理能人资源,集成本土优秀能人工作经验和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打造郑桂云法律咨询工作室,为需要的群体提供志愿帮扶、矛盾调解、法律援助、关系调适等,让工作室真正来自于群众,服务于群众。
拓展志愿服务“有得”途径,点燃群众参与热心。以“志愿山东”“市南融媒”“文明青岛随手拍”等APP和小程序为途径,开展志愿服务积分活动,并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和辖区单位认领积分,可用积分兑换免费修裤脚、工具无偿使用、爱心陪伴等。同时优秀志愿者可推荐青岛市文明市民、道德模范等。例如,积极宣传八大关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旅游旺季救人事迹,推荐志愿者参评青岛市文明市民等,组织志愿者家庭青少年参观标本馆等。(来源:文明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