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护“母亲河”,志愿者齐心“大扫除”
发布时间:2023-10-12
作为青岛的“母亲河”,大沽河既是青岛的重要水源地,也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胶州市胶东街道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大对大沽河河道治理力度,打造美丽生态河道,书写发展大文章。其中,活跃在大沽河边的还有百余名身着“黄马甲”“蓝马甲”的志愿者,他们用实际行动保护着“母亲河”,成为大沽河畔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志愿者们正在大沽河边清理垃圾。马丙政 摄
志愿者为“母亲河”大扫除
记者在大沽河胶东段看到,6名志愿者们身着志愿服务马甲,左手拿着黑色塑料袋,右手拿着垃圾拾物器,对岸边水面漂浮物、岸上的散落垃圾和堆积的杂物等进行了细致清理,并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等垃圾分别放入相应的垃圾袋内。
“我是周家村村民,村庄在2020年已经拆迁了,土生土长在大沽河畔,但对大沽河非常有感情,就想着利用空闲时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周家庄村村民周先生告诉记者,大沽河是“母亲河”,前些年经过治理后,水质和环境非常好。随着周边前来游玩的市民越来越多,也造成了一些垃圾的遗留。他发现这一情况后,主动加入保护大沽河的行列,开展志愿护河行动,抽出业余时间前来清理垃圾,维护大沽河的优美环境。
河长制绘就河道生态美
据了解,胶东街道河道众多、水系发达,共有大小河流5条,总长49.3公里。大沽河在胶东境内总长21.8公里,发源于烟台市招远市的栾家河乡阜山西麓,于大店村北进入胶东,在胶州市的码头村南入胶州湾。整个河道涉及大店、葛家庄、三官庙、大麻湾二村、河西屯等15个非征迁村庄和周家庄、小麻湾东村2个征迁村庄,每个村庄都有河长和河道管护员。
胶东街道河长制实行处村两级责任体系,书记、主任担任总河长,相关分管领导担任副总河长,各河流所在村庄分级设立村级河长,由村书记担任辖区内河长制的第一责任人,通过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道管理保护机制,大沽河、南胶莱河、碧水河、鲤鱼沟、麻湾河等河道水质得到极大改善,沟河两岸绿化美化得到极大提升。为确保“河长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全面激发辖区群众的工作积极性,该街道重点对河道水质、河面保洁等方面开展巡查,及时掌握情况,解决问题,由河长将每周踏查河流的情况和图片及时上传到微信群,做到每个河流的情况及时掌握、随时上报。还通过在五条河流的重点部位设置的50个高清无线摄像头,对河道实现在线实时监控,实现辖区内河道管理无缝覆盖。
百余名志愿者巡河护河
“美在河上,治在岸上。胶东街道以河长制为抓手,加大大沽河河道治理力度,打造美丽生态河道,书写发展大文章。经过综合整治,水系畅通了,生态修复了,水清岸绿了。”胶东街道分管负责人表示,因河施策,系统治理。在河道治理工作中,胶东街道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存在问题,对每一条河道都建立了相应的“病历卡”,实现“一河一档”“一河一策”管理,实行“一事一办”强化工作落实。
据介绍,胶东街道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每月对巡河员进行考核,并且每个村庄组织志愿者者队伍,每周进行一次清理,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良好生态环境。目前,胶东街道已有百余名志愿者加入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列。下一步,胶东街道将继续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强协调联动,强化日常巡查监有管,以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为主要任务,保障河道功能永续利用。(来源:观海新闻/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