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德为本,信为魂,奏响文明实践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3-11-21
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作为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德信用基地,综合打造“五个一”(即一套制度、一个阵地、一批队伍、一系列活动、一个兑换联盟),不断提升群众参与美德健康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美德信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
建章立制,打通文明发展新通道
着力加强顶层设计,将美德信用制度化建设与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家庭、文明标兵、文明班级等文明创建工作有机融合,以积分制管理为抓手,积极探索建立美德信用转化机制,健全《湛山街道“美德信用之星”居民评选和管理办法》《湛山街道沿街商铺美德信用积分管理制度》等工作制度,着力构建起“善治提升美德、美德转化信用、信用促进发展”的文明实践新路径。
阵地扩容,强化美德信用“支撑力”
线上依托“微湛山”微信公众号,开辟“美德信用”专栏,有效链接志愿服务点单派单、美德信用活动动态等内容,刊发美德信用相关稿件200余篇。线下在湛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二楼202室精心打造美德信用基地,设有5块电子显示屏和照片墙,动态展示街道美德信用规章制度、活动动态。同步依托海天中心红色驿家、湛山会客厅等党建共建阵地设置美德信用兑换专柜,摆放书本、圆珠笔、洗手液等日用品,明码标价可兑换志愿服务积分值,居民根据自己的积分自愿兑换所需日常用品。
搭建平台,促进应用场景升级扩容
市南区湛山街道联合山东省青岛第五十九中学共同设立“湛山街道家校社协同育人服务站”,暑假期间在茑屋书店、社区未成年人活动室定期组织开展“少年急救官”“课外缤纷小课堂”等美德信用相关课程,促进美德信用建设从娃娃抓起。湛山街道社工站、湛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与市南实验小学2022级6班共同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志愿服务暨志愿服务班级,助力辖区未成年人素质养成,实现美德信用建设工作“从娃娃抓起”。依托湛山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湛山社工站等组织阵地链接市南区实验小学孵化完成“美德信用”志愿服务班级、“美德信用”爱心班级,联合茑屋书店开展多场“美德信用”暑期公益课堂,参与学生凭借加盖“美德信用”小印章的课程清单同步兑换小礼品,营造全社会培育美好品德、践行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
融德于宣,实现诚实守信蔚然成风
开辟美德信用宣讲专区,组织行业协会、专家学者、市讲师团成员、道德模范、文明市民等定期走进基地开展美德诚信宣讲,积极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浓厚氛围。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为契机,聚焦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个人信息、网络安全保护等热门话题开展广泛宣传。聚焦辖区九小场所、沿街商铺经营者常态化开展公益捡跑、美德信用科普宣讲等活动,不断放大美德信用引领的“磁场效应”。深入推进美德信用“五进”工作,街道社区定期组织召开“美德信用专题培训会”,积极联动辖区九小场所经营者开展美德信用宣讲活动,围绕美德信用建设工作推进情况开展学习交流。
积分兑换,提升美德信用“转换力”
通过举办湛山“网”市欢乐夜未央大集,联动楼宇商圈、餐饮店铺、中小超市、农贸市场等,建立美德信用商家联盟,发动爱心商家参与东西部协作、捐款捐物、美德积分兑换和优惠活动,汇聚爱心,传递温情。街道联合青岛海天MALL推出美德信用公益课堂积分存折,通过美德信用小课堂参与集章打卡方式,集满12次美德诚信活动,可兑换印有美德信用字样的笔记本、帆布袋等文创产品,不断激发群众参与美德诚信志愿服务的内生动力,实现文明有“价”,德者有“得”。街道积极开展“美德信用”兑换活动,居民可凭“我为社区做的一件好事”照片、视频、证书(志愿服务、捐款捐物均可)等证明材料,兑换“美德信用”兑换券,凭此券可在市集定点摊位兑换物品;为美德人物提供参加庆典观礼、政务服务“容缺受理”等礼遇,让“德者有得、德者受尊”,将美德“无价”变信用“有价”。
下一步,青岛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将持续壮大道德、诚信队伍,拓宽美德信用全域覆盖面,加强队伍孵化,着力打造“社会组织+专业队伍+居民志愿者”多维立体志愿服务团体;推动信用服务经济发展深化政银合作,探索联系美德积分金融转化,聚焦信用服务经济发展,精准响应美德积分金融转化需求,提升美德积分金融转化工作质效,促进信用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探索美德信用多方评价考核体系,解锁基层治理“新密码”,不断提升美德信用的“聚合力”,推动美德和信用融入日常。(来源:文明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