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心相伴”:青岛市市南区王建民手语工作室与海之心志愿服务队合作助力聋哑老人

发布时间:2023-12-27

近日,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海之心志愿服务队与青岛市市南区王建民手语工作室携手举办的“听心相伴”活动正持续开展。该活动旨在利用志愿者们所学的手语技能,为聋哑老人提供陪伴和帮助,缓解他们的孤独感,提高生活质量。

 
活动首次启动于今年10月下旬,最初是聋哑老人的子女通过手语老师王建民联系到海之心志愿服务队的同学,希望能找到志愿者陪伴周末独自在家的老人。得知情况后,王建民老师立即组织了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了这一富有意义的活动。随着活动影响力的扩大,王建民手语工作室还发现了更多需要陪伴的聋哑老人,进一步扩大了活动范围。
2023年12月17日,四名志愿者依约来到了志愿服务对象王爷爷的家中。王爷爷用肢体语言“招呼”志愿者们坐下,尽管是无声的交流,但从爷爷的热情动作中,志愿者们能够感受到他发自内心的开心。志愿者们用自己学得尚不熟练的手语与王爷爷进行交流,茶室内掌声和笑声此起彼伏,交谈时爷爷通过手势和肢体动作与我们分享了他的年轻生活、兴趣爱好和家庭情况。这段陪伴时光虽然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志愿者们和王爷爷共同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建立了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
 
“听心相伴”志愿活动不仅帮助志愿者们意识到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同时也有助于聋哑老人缓解孤独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提升生活质量。在活动中,志愿者们需要倾听聋哑老人的心声,用耐心和爱心与他们沟通。通过这一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对社会上存在的弱势群体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
 
“陪伴聋哑老人的志愿活动能够引起我们对社会上弱势群体的关注,进而认识到我们作为公民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海之心志愿服务队的一名成员表示。
通过志愿者们和王建民手语工作室的积极配合,“听心相伴”活动已经有了一定的显著影响。该活动不仅关注到了弱势群体的需求,更加强了大学生志愿者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听心相伴”活动是社会关怀与志愿服务的有力结合,展现了社会团结和和谐共融的温暖画面。这一次共同合作的无声关爱,为聋哑老人带去了温暖和关爱,同时也呼吁更多人关注弱势群体,以此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和谐。
 
海之心志愿服务队和王建民手语工作室表示,此次活动只是“听心相伴”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将继续推出更多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志愿活动,为他们带来更多温暖和关爱。同时也希望社会上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志愿者行列,用实际行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志愿服务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重要方式。我们将继续发扬志愿服务的精神,更多地投身到为社会服务的工作中,让社会更加和谐、美好。”海之心志愿服务队的成员表示。“听心相伴”活动展现了社区服务、青年志愿服务、弱势人群关爱的综合力量,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社区问题,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共建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