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逐步实现文化课程全年龄段与全时段覆盖
发布时间:2024-09-04
近期,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清晖路社区慈善纳凉文艺晚会成功举行。合唱、独唱、舞蹈、器乐演奏、律动操、街舞、诗朗诵,现场节目精彩纷呈,同时设置社区专属摊位,包括扇面现场作画、扎染围巾、油画、零食、冷饮、志愿者服务等等。记者现场注意到,很多节目演出专业度十足,令居民大呼过瘾。“这次晚会我们的‘四站一厅’教培类红色合伙人全情投入其中,很多演出者既是小区居民,也是机构专业老师,更是志愿者。平时,他们广泛活跃于文化社区公益与市场课程的输出服务中。”清晖路社区党委书记程相师介绍。
据了解,今年以来,城阳区夏庄街道清晖路社区率先在全区实行“5+2”“白+黑”工作机制,在更好满足新市民生活空间与时间需求的基础上,以“诚心如晖 文艺清风”文化社区品牌建设为引领,以“363”文化与文明实践工作体系为抓手,依托“四站一厅”共建共享共治服务运行机制,全力推进现代化文化社区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通过公益与市场相结合的方式,契合城市小区新市民生活、工作与心理所需,真正实现了将常态化的文化活动转变为系统性的文化课程,覆盖全年龄段与全时段。”程相师说。
“形体美是健康生活的一种表现,胖的人有胖的优势,瘦的人有瘦的优势,关键在于将胖瘦很好的与自己的形体仪态、气质相结合,从内心深处挖掘出属于自己身段的形态和气质。”8月16日晚19点,在新一期“形体与模特训练班”公益课上,专业老师、水青花都一期党群服务站主理人之一的刘涛侃侃而谈,她举手投足间的那一份美感也深深吸引着所有学员。“这是我大学时的专业,没想到在社区派上了用场,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学习,通过专业训练让自己变得愈发美丽且自信,这也让我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刘涛介绍,第一期十节公益课已于7月结束,新一期有不少老学员,更多的则是被影响带动的新学员。
据了解,清晖路社区“363”文化与文明实践工作体系中的第一个“3”,指的是常态化公益课、市场化精品课与社区老年大学这三大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其中,常态化公益课目前涉及彩铅画、乒乓球、跆拳道、形体、书法国画、葫芦丝、油画、剪纸、英语、瑜伽等等,面向全年龄段;市场化精品课目前涉及器乐、舞蹈、瑜伽、早教等等,面向全年龄段;社区老年大学课程目前涉及手工制作、二胡、油画、彩铅、书法、国画、乒乓球、舞蹈等等,定向面向老年居民。三大系统化课程体系的开课时间同样实现了“5+2”“白+黑”。“市场化精品课的提供方主要来自社区‘四站一厅’的红色合伙人,截至目前社区已签订红色合伙人14家,建立合作项目30余项,涉及教育、医疗、健身等多个领域。选择精品课的居民,可在自行谈定的费用基础上,再享受6折到8折不等的优惠。”程相师介绍。
“没想到有这么多课程可以体验,更没想到竟然如此火爆。”日前,家住市北区的潘先生特意带着女儿来到位于城阳国学公园附近的指间造物非遗文化手工馆,度过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周末。据悉,该手工馆于日前刚刚开业,是城阳区城阳街道后田文化教育园区引进的重点项目,其课程涉及掐丝珐琅、古法琉璃、陶艺、泥塑、香道、金箔画、香囊、马勺脸谱、造纸术、活字印刷等近20项,以青少年儿童为主并辐射全年龄段。
据了解,今年以来,城阳街道后田社区依托社区大学(老年大学、青年夜校、儿童青少年教育基地)、“文化大健康 文明种心田”特色文明实践阵地、“4+3+N”学习型社区建设矩阵,倾力打造“厚德民安 福满心田”文化社区品牌。同时,建设“4+3+N”学习型社区建设矩阵,沿后田文化街和沽田老街倾心打造后田文化教育园区,引入教育培训、非遗文创、体育健康等多领域学习机构20余家,为社区居民及周边社区、商住小区提供高质量、多元化、专业性的学习资源,辐射整个城阳街道东部白云山片区。未来,后田社区将不断优化园区内的学习机构类型,让课程设置更加多元、教学服务更加优质、全年龄段覆盖更加殷实,使之成为居民家门口的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空间。
清晖路社区、后田社区是青岛市城阳区探索文化社区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个重要缩影。今年以来,作为全国、全省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区的城阳区,承担起文化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聚焦社区基本单元,聚焦社区大学建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广泛参与、注重实效,坚持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以文润城,积极探索文化社区建设路径。期间,城阳区着眼于推进文化设施健全完善、文化资源增值利用、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文化氛围日渐浓厚,构建文化生活圈、文明生态圈、社区服务圈等,打通文化资源与产业链,逐步实现在各社区的文化课程全年龄段与全时段覆盖。(来源:文明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