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创新实施“小优精特”微宣讲 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发布时间:2024-11-07

近日,青岛市市北区创新实施“小优精特”微宣讲模式,以“支部十分钟”“网格十分钟”“舞前十分钟”等灵活多样形式,将宣讲阵地从会场、报告厅搬到小广场、楼院内,打破课堂、讲桌等传统宣讲场景限制,打造宣讲队伍小而优、内容小而精、形式小而特的群众性宣讲新模式,开展移风易俗宣讲活动1000余场次,让文明新风吹进千家万户。
 
浮山新区街道
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11月2日,浮山新区街道同兴路社区在浮山森林公园大草坪咖啡嘉年华现场,开展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小优精特”微宣讲活动,打通基层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
咖啡嘉年华现场人头攒动,咖啡爱好者们集聚在浮山阳光大草坪上。在此次咖啡嘉年华正式开始之前,宣讲员紧密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我践行”行动,向现场群众、游客讲解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主要内容,聚焦当下年轻人关注的婚俗风尚,深入解读“为爱减负”新风尚婚礼的核心理念,围绕婚礼习俗革新,倡导简约而不简单的婚礼形式,鼓励摒弃大操大办奢华浪费,坚决抵制不良习俗和铺张浪费行为,为自己和家人“减负”,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婚礼文化氛围。
 
开平路街道
为充分发挥“小优精特”微宣讲特色优势,以更新颖的形式、更灵活的载体、更丰富的场景,将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打通基层理论宣讲的“最后一公里”,让党的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开平路街道将微宣讲与文艺活动相结合,在盐滩社区开展了“舞前十分钟”微宣讲,以“小舞台大情怀”为主题,通过简短而精炼的宣讲形式,向社区居民普及腰鼓与红歌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现代传承。活动现场,腰鼓声声,红歌嘹亮,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宣讲内容更加深入人心。
宣讲员讲述了腰鼓在革命战争年代承担传递信息、鼓舞士气的重要作用,讲述了红歌作为文化符号,记录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强调了在当今仍要传承红色精神,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
 
随后,在红歌的阵阵旋律下进行了腰鼓练习与表演,红歌的悠扬旋律融合腰鼓的打击节奏,展现出传统乐器和红歌在传承文化、激发情感方面的独特魅力。
 
大港街道
为充分发挥基层宣讲团的自身优势特色,近期,市北区大港街道优选“家常话”、能讲“百姓理”的基层宣讲员队伍,建设小而优的文艺宣讲队,打造“习语暖心”宣讲品牌,综合运用故事、曲艺等多种形式,在文体活动、公益课堂、志愿服务等活动前开展宣讲内容小而精、宣讲形式小而特的群众性宣讲,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在大港街道长春路社区的老年八段锦活动前,百花文艺宣讲队的董秀格老师带来了微宣讲《一枝一叶总关情 老有所为感党恩》,讲述自己丰富多彩的基层宣讲老年生活,感谢党和政府为老年人创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生活保障,自己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愿意力所能及地为市北区建设繁荣美丽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区添墨加彩,让退而不休的不老人生越活越出彩。
 
随后,大家共同练习八段锦,伴随着轻柔的音乐,一招一式认真学练,动作柔和连绵、动静相兼、骨正筋柔,一起活络筋骨、宣畅气机、强身健体,整齐划一的动作展现出传统健身运动的独特魅力,享受惬意的老年生活。(来源:文明市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