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关民政服务站探索“社工+慈善+志愿者”联动服务模式
发布时间:2024-11-08
在实际工作中,慈善工作重资源、缺服务;社会工作重专业、缺资源;志愿服务重服务、缺专业,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慈善社会工作事业发展的堵点、难点。八大关民政服务站积极响应市南区民政局号召,发展“社工+慈善+志愿者”联动服务,将单一、分散的慈善资源,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和志愿者的人力优势有机结合,更好地发挥慈善、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功能优势和作用,逐步形成了横向互补、纵向衔接、运行有序、协调配套的“社工+慈善+志愿者”联动服务机制。
创立慈善品牌,宣传慈善理念
八大关民政服务站根据工作需要、结合辖区特点创立“慈航善DO”公益慈善品牌,品牌如同一艘慈爱的航船,扬帆起航,穿越人生的风浪将温暖与希望带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生命。利用品牌力量,积极参与社区慈善基金的募集、成立、项目运行和资金管理,形成下沉基层、服务群众的慈善功能,集合社区的资源,让社区的志愿者、爱心企业、爱心人士、专业机构、政府资源等形成合力,以小资金撬动大服务,用小投入激发大活力,让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服务,切实满足社区需求。
汇集慈善资源,促进服务质量
依托于市南区民政局、市南慈善协会和八大关街道,八大关民政服务站面向全社会汇集慈善资源,链接企业、组织和个人,2024年度筹集慈善款物总计5万余元,对辖区内贫困家庭、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开展各类服务活动35次,服务451人次,响应支援西部的号召,架起青岛市小学生与西部贫困地区儿童牵手的桥梁,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福台小学捐赠图书771册,玩具17套。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第三次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和功能优势,促进救助水平和服务提升。
扩大社会参与,落实志愿行动
为进一步实现社会工作的有效覆盖,推进志愿服务资源下沉,八大关民政服务站社工通过各种主题服务活动,宣传发动居民积极投身慈善公益活动,挖掘社区能人备案成立2个社区社会组织,5支社区志愿服务队,共开展45个志愿服务项目,注册志愿人数191人,共计志愿服务时长700余小时。在社工的培训和带领下,领志愿者为社区困难群众提供志愿服务,同时紧扣慈善日、儿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和主题日,开展儿童关爱保护、扶困助困、助老慰老等服务,搭建起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服务的平台。
随着实践推进,“社工+慈善+志愿者”联动服务已成为八大关民政服务站的服务特色,在改善基本民生保障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广泛动员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服务、解决社会问题,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新风尚。(来源:蓝睛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