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加强科普阵地建设,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发布时间:2024-12-10

打造全国首个标准化流程建设流星观测站的小学站点,发动27000余人次参与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今年以来,市北区科协不断夯实科普基础设施,丰富科普资源供给,创新科普传播手段,助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加强场馆建设。市北区科协组织推荐1个社区和3家科普教育基地分别通过2024年度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科普示范工程项目审批。组织合肥路街道夹岭沟社区与青岛宁安路小学共同打造天文特色科普馆——“未来星”89号流星观测科研站,是全国第一个标准化流程建站的小学站点;青岛市应急安全体验培训(市北)中心等3家科普教育基地更新科普设施,有效增强了社区、学校和科普教育基地的科普服务能力。
 
加强信息建设。市北区科协持续通过微信公众号、科普微信群等宣传科普知识7000余条次,受众达10万余人次;做好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的组织发动和宣传推广工作,广泛发动辖区居民27000余人次参与竞赛,位列全市前茅,被青岛市科协评为2024年青岛市全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优秀组织单位,有效提升了线上科普传播效能,拉近了公众与科学的距离。开展“数字赋能 全民共享”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活动,组织居民到海尔世界家电博物馆进行沉浸式科技体验,助力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数字化生活的无限可能。
下一步,市北区科协将继续优化整合科普资源,立足集约高效、可持续发展,力争再建一所社区和学校共建科普馆,切实发挥好基地场馆的科普作用;继续发挥微信公众号、科普微信群等信息化手段的作用,提升科普传播能力和传播质量。(来源:市北区融媒体中心、市北区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