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沧,这些中医药技法也是非遗

发布时间:2024-12-17

今年12月,春节被列入世界“非遗”,在社交媒体上再次引发“非遗热”。在青岛,也有不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不知道,青岛的部分中医药项目,也被列入了各级“非遗”。今年12月,记者在李沧区探访时发现,中医药非遗项目的传承人不仅在治疗疾病,更是通过独特的疗法和医药炮制,延续着文明。
 
点穴不仅是功夫
还能治病
提到点穴,很多人会想起影视剧里的武林高手:蓄力于指尖瞬间发力,点中穴位,拿捏住对手。
 
在青岛,点穴不仅是一门武功,也是一门医术。
 
12月11日,记者在第八人民医院东院区的康复医学科病房内看见,主治医生师帅正在查房。师帅不仅是科室的主任助理,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崂山点穴疗法的第四代传人。
崂山点穴疗法的第四代传人师帅在为患者诊疗。刘卓毅 摄
 
崂山点穴疗法历史悠久。据明代崇祯年间《崂山志》记载,张三丰一生三次来崂山,将独特的医学和内丹养生相结合,医术、拳术、点穴术等随着“济善于世”义举而传于乡邻,在崂山周边已历经600多年的传承。
 
20世纪60年代初,贾立惠、贾立应开始应用崂山点穴疗法治疗头痛、肩臂痛、腰腿痛疾病。1964年,原崂山县科委邀请多部门鉴定,崂山点穴疗法得到了科学验证,并开始传承。
 
60年过去,经过第八人民医院的于秉伦、王成喜和师帅等中医的努力,如今的崂山点穴疗法已被列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师帅看来,这一疗法如今不仅在传承,而且有了创新——在原有传统点穴手法基础上,中医结合现代康复技术针对颈肩腰腿痛患者、偏瘫患者诊疗效果明显。
 
2020年,崂山点穴疗法获批齐鲁流派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2021年获批省级中医药适宜推广项目;2023年,出版编写系列材料,拍摄示教片。2024年,完成《崂山点穴治疗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系列,推广研究成果,接收进修学员,申报科研项目,研究和临床相结合,加快业务骨干和师资培养,完成研究室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崂山点穴疗法,正在形成有更系统的科学支撑的学术思想。”师帅称。
 
医者仁心
区级非遗中医走向世界
记者从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了解到,目前,崂山点穴疗法的使用已经遍及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还传到了新加坡、印尼、韩国等国家。
 
提到秘方、功夫,很多人会想起“传儿不传女,传内不传外”。但在李沧区,很多像崂山点穴疗法这样,被列为非遗的中医诊疗方法已不再是秘方,而是大方地传给了更多人,在多地“开花结果”。
 
在李沧区大崂路,有一家名为健泰堂的门诊部,主任王德旭是区级非遗“王氏皮肤病诊疗法”的传承人。据王德旭介绍,“王氏皮肤病诊疗法”的特点,是“皮脏同诊,内外同治”。这一疗法在清末由祖上王胡氏始创,她利用当地动植物药材优渥的条件,自己上山采药、进行药材的加工,炮制成散、膏等内服外用,首创一套独到的诊疗法,对无名肿毒及疮疡疖疔等皮肤病颇有疗效。
“王氏皮肤病诊疗法”的传承人王德旭(中)将疗法传授给更多人。
 
在王德旭看来,数千年来,中医们总结了很多代代相传的好药方和诊疗方法。如果因为没有得到重视,最终淹没于历史的长河,无论是对于医学还是整个民族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但另一方面,中医的学习难度大,既要翻阅大量的古籍,又要善于博古通今,真正能坚持下来的年轻人,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王德旭决定,将“王氏皮肤病诊疗法”传授给更多人。
 
从王德旭开始,“王氏皮肤病诊疗法”不再只是传给直系亲属。“古语有云,医者仁心。”王德旭称,在他看来,中医有着独特的医德,不仅要有悬壶济世的志向,更要有一颗博爱之心,要让医术救治更多的患者。
 
更让王德旭欣慰的是,这一套祖传的“秘法”已入选李沧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高度认可。“入选非遗,明确了我们这种传承,是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年轻人也更愿意地去研究它、学习它,帮助更多的人。”王德旭说。
 
中医是医学瑰宝
也是不断传承的文化
2024年,“善胃丸传统制作技艺”通过评审,成为李沧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项技艺成为非遗,是对我师傅最好的告慰。”“善胃丸传统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李沧区乐善堂中医诊所的负责人王腾飞感叹。
“善胃丸传统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李沧区乐善堂中医诊所的负责人王腾飞。
 
善胃丸由十几味中药构成,能疏肝和胃,可治疗萎缩性胃炎、胃胀、上气、胃寒、胃痛等病症。善胃丸传统制作技艺及配方起源于清朝末年,第二代传承人名为王瑞道。王瑞道自小在父亲的医馆中学习,继承父亲衣钵。1958年,王瑞道考入山东中医学院,毕业后投身中医药教育。
 
生于1988年的青岛小伙王腾飞考入山东中医药大学后,师从王瑞道。王瑞道对王腾飞倾囊相授,将多种药方都传予王腾飞,其中就有善胃丸的前身善胃方。王腾飞将善胃方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改良,原来的中药汤剂难于入口,王腾飞在保证其药效的同时将其制作成药丸,患者更易服用。
 
在王腾飞看来,传承下来的不仅是药剂的制作方法,更是医德。“师父常说,对于我们中医来说,患者才是最好的老师。”王腾飞称,如今,中医正在获得越来越多人的信任,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谨慎。中医是最高端的“私人定制”: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一人一方调整剂量。“药不是结果,患者服药后所产生的效果才是结果。”王腾飞说。
 
记者从李沧区卫生健康局了解到,近年来,李沧区不断挖掘和传承中医药精华精髓,共有6项中医药技术入选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李沧区还深度挖掘传统中医药特色专病专技和民间祖传秘方秘技,征集捐献方药300余个,捐献及登记文献、器物50余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在李沧,传统中医已经不仅是医学,更是一种在不断传承的文化:悬壶济世,心系天下。(来源:掌上青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