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江苏路街道开展“青岛爱心救・5 分钟社会救援圈”应急救援演习
发布时间:2025-04-28
为切实提升公众应急救护能力,构建“响应迅速、协同高效”的基层救援体系,近日,江苏路街道江苏路社区联合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组织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退役军人公益岗、居民等50余人,开展“青岛爱心救・5 分钟社会救援圈”应急救援演习。活动通过“理论教学+场景模拟+实操演练”三位一体模式,模拟拨打120、心肺复苏(CPR)、人工呼吸等核心急救技能,为守护社区生命安全注入“硬核力量”。
活动伊始,青岛市慈明慈善基金会讲师以“5分钟社会救援圈”为切入点,为志愿者、居民们系统讲解了心肺复苏(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创伤包扎等急救知识。演习现场,当遇到心脏骤停患者,拨打120后等待救援的时间里,居民根据急救指导实施正确的心肺复苏和人工呼吸。讲师特别强调,构建5 分钟社会救援圈,是打通应急救护“最后一公里”的关键。
在实操演练环节——模拟拨打120时,志愿者在青岛市慈明慈善总会刘龙讲师的指导下,通过描述周边标志性建筑、引导接线员定位等方式,确保急救信息准确传递。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工作人员借助模拟人设备,实时反馈按压深度、频率及人工呼吸有效性,针对“按压位置偏移”“AED操作使用步骤”等常见问题逐一纠正。居民王大哥在练习后表示:“以前觉得人工呼吸不好意思做,现在知道这是救命的关键步骤,动作规范了心里也有底了。”
青岛市慈明慈善总会刘龙讲师通过“模拟真实场景”,为退役军人公益岗、社区志愿者、居民朋友讲解AED急救知识。从心跳骤停的黄金救援时间,到心肺复苏(CPR)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包括按压位置、深度、频率,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急救知识从课堂走向生活,让“第一响应人”从概念变为身边的邻居、志愿者。(来源:文明市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