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大港街道:“普·邻家”文化社区品牌增强邻里感情
发布时间:2025-05-26
毗邻青岛港的大港街道普吉社区,前身是济南铁路局职工宿舍。往昔铁轨的铿锵声虽已随风远去,却在岁月长河中沉淀出深厚浓郁的铁路文化底蕴。近年来,社区依托市北区老年大学分校、青少年校外实践基地等多元阵地,深耕铁路文化特色,匠心独运地打造“普·邻家”文化惠民品牌,让老社区重新焕发出蓬勃的新活力。
体验非遗课,串起邻里情
步入普吉社区的非遗课堂,仿佛踏入了一个别具洞天的艺术世界。剪纸课堂上,非遗传承人李文玲向居民们娓娓道来剪纸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技巧,从折纸、画样到下剪,每一个步骤都讲解得细致入微、淋漓尽致。在漆扇课堂上,传承人于晓娟的木桶前总是围满了人。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指轻轻转动扇子,在指尖流转的瞬间,一件件色彩斑斓、风格迥异的漆扇作品便应运而生。
在非遗手作体验活动中,邻里之间互动的温馨场景俯拾皆是。刺绣课堂上,退休教师王阿姨热情主动地教年轻人穿针引线、分辨丝线颜色;艾草锤活动里,擅长手工艺的赵大爷手把手地悉心指导孩子们。大家围坐在工作台前,一边切磋技艺、互相学习,一边分享生活中的趣事轶闻。
曾经不熟悉的邻居,在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合作交流中逐渐相识相知,共同奏响了社区和谐的乐章。
“我们整合了各类资源,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构建起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文化服务矩阵,各类功能室让居民体验到丰富多彩的非遗课堂。”普吉社区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
“我们的节日·春节”巧手绘灯活动。
聚力搭平台,邻里情流淌
“普·邻家”文化品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称,更是一座连接邻里情感的坚实桥梁。普吉社区积极探索创新“公益+市场”的运营模式,为文化服务注入全新活力。社区将部分闲置的文化活动空间进行改造升级,以公益性质租赁给专业培训机构,为其提供优质便捷的教学场地。
作为回馈,培训机构为居民们开设了一系列低于市场价格的特色课程。在心理健康咨询课程中,专业咨询师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有趣的互动游戏等方式,帮助居民缓解生活压力、疏导不良情绪;陪诊师培训课程则从基础的医疗知识、详细的就医流程讲解入手,手把手地教居民如何高效贴心地陪伴家人就医,课程内容既实用又贴心。
这些课程一经推出便受到居民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居民们纷纷表示,在家门口就能以实惠的价格学到实用的技能,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生活幸福感和满足感。
如今的普吉社区,既有非遗技艺的薪火相传,也有现代文明的蓬勃生长,更有邻里相亲的温情流淌。未来,社区将继续以文化为画笔,在基层治理中勾勒更多元、更立体的“邻家故事”,让每个居民都能在这片充满人文温度的土地上,写下属于自己的幸福注脚。(来源:半岛全媒体)
健康锤手工DIY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