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聚暖阳 寸心连桑榆
发布时间:2025-06-09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传承千年的古训,在少海社区的王艳身上,化作一句句暖心的问候、一次次贴心的帮扶、一场场用心的守护。她用脚步丈量社区长者的需求,用真情编织银龄群体的幸福网,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融入日常服务的点滴,成为社区老人心中最温暖的“贴心人”。
以心换心:做空巢老人的“亲闺女”
王艳帮老人到老年食堂领取馒头并送到老人手中
在少海社区,李奶奶的子女远在千里之外,独居的老人常对着空荡荡的房间发呆。王艳第一次入户探访时,注意到老人家的药盒摆放杂乱,便默默记下每种药品的服用时间,用便签纸标明剂量;发现老人舍不得倒掉剩饭,她便每周带着新鲜食材上门,变着花样做软烂可口的饭菜。从此,王艳的手机成了李奶奶的“亲情专线”——清晨一句“天凉加衣”,傍晚一声“注意关窗”,节日里总有一束带着露水的鲜花。
更令人动容的是,王艳为社区独居老人设计了“连心卡”:正面印着社区医疗站、水电维修等电话,背面是她手写的“有事随时找我”。这张卡片,成了老人们心中的“定心丸”。90岁的张爷爷曾拉着她的手哽咽:“小王啊,你比亲闺女来得还勤快!”她却笑着说:“您把我当女儿,我就得把您当爹娘。”
以行践诺:筑牢银龄安全的“防火墙”
王艳教老人使用手机网上购物
王艳深知,尊老不仅在于嘘寒问暖,更在于为老人筑起安全的屏障。她牵头组建“银龄守护队”,每月组织反诈课堂、消防演练,自编自演《防骗顺口溜》《安全三字经》,让老人们听得懂、记得住。
2023年盛夏,一位老人险些被“保健品传销”骗走积蓄,王艳得知后,顶着烈日陪老人到派出所报案,又连续三天上门安抚情绪。她用方言录制“防骗小喇叭”,在社区广场循环播放;为独居老人安装烟雾报警器,手把手教他们使用“一键呼叫”设备。有老人打趣:“小王啊,你比保险柜还让人安心!”
以智聚力:搭建社区助老的“连心桥”
王艳的“贴心”不止于个体帮扶,更在于推动社区助老服务的系统性升级。她协调物业为高龄老人住所安装防滑扶手、紧急呼叫铃;联系医院为失能老人提供上门体检;联合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孩子们为老人读报、表演节目。
最令人称道的是她发起的“时间银行”项目:年轻人通过陪伴老人、代购药品等志愿服务积累“时间币”,未来可兑换养老服务。项目启动首日,就有30多位居民报名。社区王大爷逢人便夸:“小王这丫头,把咱老年人的事当成了天大的事!”
以德润心:点亮文明社区的“长明灯”
在王艳的带动下,少海社区的尊老敬老蔚然成风:理发店为老人免费理发,超市为高龄者提供送货上门,青年志愿者定期为孤寡老人打扫庭院。她常说:“孝老爱亲不是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一群人的‘大合唱’。”
2023年重阳节,社区为王艳颁发“道德模范”证书时,她却将奖杯放在了社区“长者食堂”的荣誉墙上。她说:“真正的奖杯,是老人眼里的笑,是社区里的暖,是代代相传的善。”
从一户人家的“贴心人”到整个社区的“守护者”,王艳用十四载春秋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意。她的故事,是少海社区“尊老、敬老、爱老”的生动注脚,更是新时代道德风尚的温暖缩影。在她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关爱老人的行列,让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如薪火相传,照亮更多银龄群体的幸福晚年。(来源:文明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