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需要“被记住”,为老人写回忆录在市北区兴起

发布时间:2025-06-24

关于夏天的记忆,对于89岁的青岛市市北区居民原正兴来说,高考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1956年高考,我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本来报的是造船专业,后来由于国家需要,我就改学了冶金系的材料专业……”这段真实又鲜活的人生经历,被记录在青岛恒星老年公寓为他撰写的回忆录里。
 
同样在回忆录里打开折叠记忆的还有93岁的李玉贞。她十四五岁参加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带领妇女在识字班学知识……这位曾远近闻名的“八妹”通过一本回忆录向子女们展现了他们熟悉的母亲的另一面。
 
这些被看见、被书写的人生经历源于青岛恒星老年公寓(以下简称“恒星公寓”)2024年5月发起的服务传家“恒星传家宝”公益项目。这是青岛首家系统化为老人们写回忆录的养老机构,目前,他们已为5位老人撰写了回忆录,并将继续写下去。
 
当下,“银发浪潮”催生了养老模式的多元化探索。回忆录写作作为家风传承的重要载体,不仅契合了老人们的精神需求,也为精细化养老服务打开了全新视角。
 
 
首批为5位老人写人生
“这是最好的生日礼物!”2024年年底,一本《在材料科学的道路上前进》的回忆录,在原正兴88岁生日当天被送到了他的手中。
 
这份特殊的寿礼也是“恒星传家宝”公益服务项目的开篇之作。
薛乐平将印制好的回忆录送到李玉贞老人手中。
 
为老人们撰写回忆录的想法,对于恒星人来说,酝酿已久。“我们发现老人们虽然衣食无忧,但内心渴望被倾听、被理解。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出生的长者,他们经历过烽火硝烟,见证了我们国家的成长历程,有很多情感想要表达。”院长薛乐平说,老人们的这些记忆和情感不仅是家庭的财富,也是社会的无形财富,“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家风的传承者。”
 
去年5月份,“恒星传家宝”公益服务项目正式启动。“我们原计划第一批为4位老人写回忆录,后来,原爷爷提出想加入进来。”面对这位带着热切愿望的老人,团队欣然应允。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原正兴思路清晰,表达有条理。薛乐平说,出于尊重老人意愿,回忆录聚焦其求学与科研生涯,团队仅用半个月时间,这本饱含学识与奉献精神的回忆录便印制完成。由于孩子远居海外,这本凝结着老人一生奋斗与家国情怀的回忆录,更显珍贵。首战告捷,团队信心倍增,也深感责任之重。
 
 
来了大学生志愿者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00后”大学生志愿者的加入,为团队注入了青春活力。该项目所在的青岛恒星老年公寓正是该校健康学院的产学研基地。“恒星传家宝”项目启动后,学校大力支持,号召健康学院的学生们参与志愿服务。
 
就读于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专业的大二学生姜媛媛便是其中之一,“写回忆录这事感觉特别有意义,从书本到实践,我也想了解我们青年人还能为养老做什么?”
 
有共情才能带来理解,有信任才能建立连接。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工作,志愿者们接受了三天的紧密培训,从怎样与老人们建立信任到如何交流他们的人生故事,再到回忆录的整理。
志愿者姜媛媛在记录原爷爷的人生故事。 
 
回忆录面向的是有表达意愿、乐于倾诉的老人。撰写过程以老人口述为主,力求原汁原味保留讲述,包括方言词汇。团队分工明确,先倾听、记录,再以时间为序,从时间长河里打捞记忆碎片进行梳理。
 
然而,挑战也随之而来。“时间不等人,回忆录的整理属于挖掘性质。”薛乐平坦言,“老人们普遍患有基础疾病,有的老人一天24小时需要吸氧,体力精力难以支撑长时间回忆。”有的老人因年事已高加上情感表达较为强烈,有时一件事情会重复讲,团队需要耐心等待老人平复后再继续。为此,团队采用“碎片化记录、系统化整理”的方法。
 
相处久了,志愿者们和老人们建立了深厚感情,采访结束,老人们常塞水果给他们。一次,一位老人突发意外送医,呼啸的救护车声牵动着同学们的心。这种紧迫感,让团队更感责任重大。
 
打开养老的新视角
完成的回忆录通常在万字左右,配有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更特别的是,团队还以图谱的形式,精心梳理了每位老人的家族谱系。
 
“回忆录多在家族内部传阅与代际传承,融入家谱更赋予其深厚的家族文化意义。”作为“恒星传家宝”项目的执行人,拥有心理咨询师专业背景的社工王珺在回忆录整理全程融入心理学视角。“撰写回忆录本身就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梳理与生命整合之旅。从心理学角度看,当老人内心情感蓄积到一定程度,倾诉便会自然流露。”
 
往往那些最平凡的故事,恰恰成为映照时代变迁的鲜活注脚。这些回忆录的主角中,既有峥嵘的不凡人物,也有平凡的普通人。
印制完成的回忆录。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本书。“冬天,我会把手放到母亲肚子上取暖……这是那个年岁我感受母亲温暖不多的记忆。”93岁的张秀瑞奶奶忆起过往经历,说如同“苦水里熬出来一样”,再提起早逝的父亲,她瞬间红了眼眶,声音哽咽,旋即又转移话题:“不说了,来来,再教教我唱那首歌吧……”
 
李玉贞儿女们则一大家子总动员,不仅翻箱倒柜找来老照片,还带来了族谱,帮着老母亲一起追忆岁月。
 
“通过生命叙事的重构,回忆录把几代人的情感凝聚在一起,不仅关注老年人的存在价值,更深度回应其情感需求,也将无形的精神财产代代相传。”薛乐平说,“在集团‘注重生命尊严、加强内涵建设、开展志愿服务、促进合力敬老’的理念下,我们第二批还将为5位老人书写,持续执笔书写这些应该被记住的人生。”(来源:半岛全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