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人合唱”到“万人同心” 解码城阳区城阳村社区以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十年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08
当4岁萌娃与83岁长者的歌声在夏夜交织,城阳区城阳街道城阳村社区正上演着一场跨越79岁年龄差的红色交响。6月30日晚,“百年风华正茂 十载红歌嘹亮”城阳村社区第十届庆“七一”千人合唱大赛展演在社区办公楼东侧停车场拉开帷幕,14支百人方阵用激昂旋律向建党104周年深情告白,这场持续十年的文化盛宴,已然成为解码社区发展的生动注脚。
十年耕耘:从“草根舞台”到“文化品牌”的蜕变
暮色初临时分,停车场化身为红色海洋。1800余名演职人员、工作人员与志愿者各就其位,整齐的队列中,不同年龄、职业的居民身着统一服饰,胸前的党徽与手中的国旗交相辉映。这场始于2015年的社区活动,现已发展为融合专业指导、创意编排、荣誉体系的系统性文化工程。
随着第一支队伍登台,熟悉的旋律瞬间点燃全场,从《祖国颂》的豪迈激昂,到《如愿》的温情诉说,节目编排既保留经典红歌韵味,又融入时代新意。社区文化负责人袁勋介绍,本次大赛共设置最美指导老师奖7个、最具创意奖7个、最佳合唱奖7个、最佳组织奖10个,鼓励大家积极创新。大家的排练积极性十分高涨,在小区文化员的组织安排下,在文化活动中心高效练习,从选曲、选人到策划、编排,再到最后的节目呈现,仅用了二十余天的时间。
“十年磨一剑”的坚持,铸就了社区独有的文化品牌。城阳村社区主要负责人袁波友在开幕致辞中提到,庆“七一”千人合唱大赛展演现已成长为社区最具影响力、最富生命力的红色文化品牌。据统计,城阳村社区合唱大赛展演活动累计参演人数超1.2万人次,培养出72名连续六届参赛的“歌唱达人”。今年新增的“十年回顾快闪”环节,通过改编版《十年》串联起往届影像,让居民在歌声中重温社区发展历程。
文化浸润:从“个体参与”到“集体共鸣”的升华
“你看现在在台上的第二排右边第一个就是我妈妈。”9岁的刘昱茗在观众席上的欢呼,道出了文化活动对家庭关系的微妙改变。她说自从妈妈被选上参赛后,自己一直和妈妈一起学一起唱。在这20多天的排练时间里,母女俩在《我心向党》的歌声中加深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而像这样共同成长交流的场景在社区屡见不鲜。
社区居民袁桂兰在表演结束后心情久久不能平复。她说:“每年在党的生日来临之际,大家欢聚在此真是非常高兴。大家齐唱红歌,有一种身为中国人的骄傲油然而生,进一步激发了我们的爱国爱党情怀。”同时,邻里情也在歌声中升温。袁桂兰说,社区的文化活动非常丰富,每年数着这些大活动,一次次盼望着、激动着、参加着,一年就过去了。通过参与文化活动,也让邻里之间也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密。
退休党员邢丽丽是城阳村社区庆“七一”千人合唱大赛展演的十届“全勤生”,她说:“社区搭建的舞台,让我们把红歌唱成岁月回响。这十年,活动的举办从组织到内容到编排越来越好,更是社区向上向好发展的生动诠释。今后自己也将更加积极的参加社区举办的各项活动,为社区稳定发展助力添彩。”
治理创新:从“文化活动”到“发展引擎”的跃迁
在城阳村社区,文化早已超越本身范畴,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隐形推手”。近年来,城阳村社区聚焦以文铸魂、以文化人、以文兴业,聚焦居民多元化文化生活需求,深入挖掘社区文化资源,统筹推进阵地建设、活动开展、文化传承、文化“两创”、文明实践,持续擦亮“五大千人文体活动”特色品牌,不断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吸引力。通过活动锻炼出的组织力,已转化为社区解决实际问题的效能。
当1800人现场齐唱《歌唱祖国》的声音响起,社区高质量发展便有了文化注脚。城阳村社区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建设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主法制示范村”“全国安全社区”“全国敬老模范村居(社区)”“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及“全国示范农家书屋”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