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阳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文化书院开展暑期防溺急救公益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26

近日,青岛市城阳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文化书院内气氛热烈,一场以“暑期防溺”为主题的急救公益课堂在此开展。盛夏已至,市民亲水消暑活动频繁,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时段,为切实提升公众应对溺水险情的急救能力,城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特别组织此次公益课堂,为夏日筑牢安全“防护网”。
本次课堂由经验丰富的应急安全培训讲师主讲,在课程伊始,讲师结合近期发生的暑期溺水案例,深入分析了野外水域探险、泳池看管疏漏、未成年人独自戏水等高危场景,让现场参与者深刻认识到掌握溺水急救技能的重要性。
 
“溺水救援的黄金时间仅4-6分钟,每一秒都可能决定生命走向。”讲师重点讲解了溺水急救的核心步骤:首先确保救援环境安全,避免施救者陷入危险;随后快速判断溺水者意识与呼吸,若无意识无呼吸,需立即清除口鼻异物、开放气道,紧接着实施心肺复苏。针对心肺复苏的关键操作,讲师结合人体模型现场示范:按压时需保持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垂直下压,深度达5-6厘米,频率维持在100-120次/分,按压后需让胸廓完全回弹,且尽量减少按压中断。同时,讲师特别澄清,网传“溺水后需控水”是常见误区,盲目控水会延误最佳抢救时机,科学急救应优先保障呼吸循环功能。
在实操环节中,参与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上前在模拟模型上练习溺水急救流程。从清除异物、开放气道到标准按压,每一个动作都在老师及助手的细致指导下不断规范。“经过这次课程让我更加认识到了溺水的危险,也让我对夏天的河水有清晰的认识,学习了这些急救办法,让我可以帮助更多的人!”一位参与者说道。
此次暑期防溺急救公益课堂的开展,让更多人系统掌握了溺水应急处置的关键技能。城阳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指导中心表示,后续将持续聚焦暑期安全,把溺水急救知识送进社区、学校、水上乐园等场所,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形式扩大普及范围,让急救技能走进更多家庭,为守护夏日生命安全贡献力量。(来源:文明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