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胶州市加强资源统筹 社区文化建设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5-07-31
今年以来,我市社区文化建设亮点纷呈,理论宣讲润物无声,技能培训赋能成长,公益组织与社会力量携手,让社区活力在互动中迸发。各具特色的文化品牌扎根街巷,让居民的精神家园愈发丰盈,幸福感与获得感浸润人心。
一大早,今年70岁的冷继花来到了阜安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中央公园党群服务站。她手里的袋子装着昨晚在家缝好的毛绒玩具,针脚细密得像她额角的皱纹,却藏着藏不住的笑意。
阜安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居民冷继花:“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出来缝个玩具,说说笑笑,多少挣个买菜钱,在这里多好、多开心,很多姊妹们都在这,我都70了还在这干呢。”
这位古稀老人口中的“好营生”,源于社区与周边企业的暖心合作。不久前,青岛亭颐美森玩具有限公司接到大批订单,现有职工难以满足生产需求,用工缺口成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大同社区得知这一情况后,决定联合企业在社区文化书院开设技能培训,发挥“近邻”优势为企业纾困。
阜安街道办事处大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郭晓燕:“我们开设了手工活的微课堂,主要是针对社区的宝妈、有空的老人,再就是放暑假的大学生,这些活上手很快,并且学会了可以拿回家干,截止目前我们已经进行了18天培训,一共有150多名居民参加了培训,现在已经培训了20多名熟练工,实现了我们的居民就地就近居家增收。”
眼下,在大同社区中央公园党群服务站里每天都热闹非凡。社区居民们围坐在一起,有的专注地给玩具填充棉絮,有的细致地缝合边角,一针一线的忙碌里,社区居民的日子有了新滋味,企业的生产难题迎刃而解,这场社区与企业的“双向奔赴”,让基层治理的温度在指尖流转,也让民生福祉在协作中不断升温。
青岛亭颐美森玩具有限公司经理杜美玲:“通过跟社区合作,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我们人员也增加的很快,给我们解决很大的用工问题。”
今年以来,我市发挥市南小区社区、管理社区等6个首批省试点文化社区带动作用,积极推动各社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城市书房、文化馆等公共文化空间资源,联动公益组织和社会力量,不断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水平。
中云街道兰州西路社区依托我市老年大学建设社区文化书院,与原先只为银铃老人提供“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场所不同,新“升格”的社区文化书院依托老年大学的师资,同时联动公益组织、培训机构等力量,打造起辐射周边社区,全年龄段、全周期的居民的“文化充电站”。
中云街道兰西社区党委副书记于梅:“在跟居民交谈中,我们了解到,各个年龄段的居民都有继续学习充电的需求,这与我们打造社区文化书院的想法不谋而合。结合居民的学习意愿,在书院推出太极拳、国际象棋、书法等15门特色课程。通过打造社区文化书院,进一步激发居民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让社区成为更加和谐、充满活力的地方。”
如今,社区文化书院在胶州大地不断扎根、茁壮生长,它用“高性价比”的方式让市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更通过文化课程的深度开发“精准对频”群众需求,激活了城市文明传承的“末梢神经”。
胶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指导中心主任刘鹏:“下一步,我们的重点是将建好用好三张清单,第一张清单,我们要从市级层面统筹汇总各级各类的文化培训服务的资源清单,第二张清单,我们要建好用好全市各类文化活动阵地的资源清单,第三张清单,我们要用各种方式常态化摸清摸准群众需求清单,通过这三张清单实现设施的共用、信息的共享、以及服务的联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更好地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来源:文明胶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