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动健康公益路 仁心传承半世情
发布时间:2025-09-09
武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刚劲脉络;公益,是温暖社会的柔软力量。当二者相遇,便成就了刘正海53载的坚守。这位72岁的山东胶州老人,从少年习武到创立山东非遗“三铺龙拳”,从校园授艺到社区惠民,始终以“用武术造福大众”为初心,让古老武术走出非遗名录,成为惠及数万群众的健康纽带,用一生践行着“为健康中国出力”的承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个人,全国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山东省最美运动达人、最美胶州人等荣誉。
疗己弱承家拳 进校园惠学子
1953年出生的刘正海,儿时因百日咳、肠炎体弱,7岁随父习练刘家拳康复后,便立下“用武术帮助更多人”的心愿。中学时期,他代表学校参加运动会,一举打破胶州市、昌潍地区的100米田径记录,并入选省体工队。1972年,19岁的他走上讲台成为体育教师,甫一上任便郑重承诺:“只要想练武术,我都免费教!”这句朴素的话语,他坚守了53年。
2010年,三铺龙拳研究会成立,刘正海聚焦校园非遗传承,撰写调研报告、争取政策支持,年过六旬仍亲自带队跑遍胶州105所中小学,自费购置器材、简化拳法招式。历经七年努力,三铺龙拳逐渐普及。2018年,教育部《传承的力量》摄制组专程赴胶州录制,13万中小学生齐练三铺龙拳的壮观场景,成为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也使这一非遗拳法在全国引发广泛关注。至今,他已培养输送227名武术专业本科生、3名省武术高考状元、32名国家二级运动员,让武术精神深植校园。
进社区建站点 赋新能传薪火
刘正海进社区义务教授
步入古稀之年,刘正海的公益之路并未停歇,而是进一步向社区延伸。见到许多老人深受慢性病困扰、上班族陷入亚健康状态,他牵头组建32人的公益志愿队,在胶州建立起26个免费“三铺龙拳辅导站”,无论老少、有无基础,皆可在此获得专业武术指导。
每天清晨五点半,72岁的刘正海准时到站,耐心带领大家练拳,帮助老年人调整动作,教上班族简式养生拳以缓解疲劳。一年360天,他几乎从不间断,辅导站被居民亲切称为“健康加油站”。疫情期间,他创编《龙凤十步拳》等10套公益教学视频,上传至各级学习平台及社区群,播放量超百万,获得广泛好评与感谢。
刘正海格外重视公益传承,主动承担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累计举办28期公益培训班,培养3200多名“公益种子”,并始终传递“教拳不为名利,只为惠及更多人”的理念。如今,胶州实现乡镇公益武术点全覆盖,年免费活动超千场,受益超10万人次;三铺龙拳入选省职教教材、全国中小学大课间推荐项目,获评全国非遗进校园创新案例榜首。他的公益武术梦,正在持续扩展。
守热爱践承诺 赴使命助强国
刘正海进校园传授武术
走进刘正海的工作室,墙上挂满群众送来的锦旗,“健康惠民显担当”“非遗传承见初心”等话语,成为他53年公益路的最佳注脚。但他总是淡然一笑:“这些不是终点,是我继续教拳的动力。”
即便年逾古稀,他仍保持高强度的公益节奏:凌晨三点起床练功,四点撰写训练方案、整理材料,五点半准时投入教学。他还在筹备新的公益计划——走进乡村学校,为留守儿童开设免费武术班;联合养老院,开展“武术养生进养老”活动;培养更多青年志愿者,让三铺龙拳的公益薪火永续。
“只要我还能动,就会一直教下去。”刘正海的话语坚定有力,“传承三铺龙拳是我的使命,带领群众锻炼是我的责任,为建设健康中国出力流汗,是我终生的追求!”五十三载公益坚守,他将武术从高雅技艺转化为百姓触手可及的健康方式。他如一束光,照亮武术公益传承之路,也用行动诠释了非遗传承者的担当,让古老武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以平凡坚守书写出不平凡的公益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