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平度市:夜校点亮文化“夜生活”

发布时间:2025-09-10

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
 
在青岛平度市图书馆的制香课堂上,学员正跟随非遗传承人王亚利体验篆香技艺。“压香灰、放香篆、填香粉……每一步都需认真专注。”王亚利讲解着传统制香的要点。
 
“今天的课程不仅让我领略了非遗的魅力,也放松了身心,陶冶了情操。”学员郭溪洋分享道,她已经学会了5种香品的炮制、配伍与使用。
(非遗夜校开课。图片来源:平度文旅)
 
自去年3月青岛首个“非遗夜校”在平度揭牌以来,全年12项艺术门类近600节课全面开课,内容涵盖音乐舞蹈、书法茶艺、剪纸编织等多个领域。
 
“课程以二十四节气为节点,分春夏秋冬四期推出,每周二至周六晚上授课,课程经常一推出就报满了。”平度市文博中心主任孙倩倩介绍,目前已有约700名学员毕业,即将开启的秋季班还新增了国画班,持续推动非遗焕发新生。
 
如何为青年提供“有趣”又“有用”的夜校?共青团平度市委通过整合资源,建立了一支涵盖团干部、青年讲师、行业人才在内的师资库,先后选聘54名优秀青年担任“活力夜校”导师。短视频讲师刘雪说:“分享知识给更多年轻人,很有成就感!”
 
为触达更多青年,平度还打造了“15分钟夜校圈”,设立20处研学实践基地,并在39个镇街、企业、园区建立“活力夜校”分校和“青年之家”,推动夜校从城市向乡村延伸。目前,“活力夜校”已推出42门公益课程,开展37期活动,吸引1600余名青年参与,线上线下关注超8.3万人次。
(平度市工人文化宫开展健康养宠专题讲座。图片来源:平度工会)
 
职工群体也迎来“充电”好去处。走进平度市工人文化宫,一场无人机执照培训课程吸引了来自不同行业的30余名职工参与。民航局认证教员曲洋通过真机演示和模拟操作,为学员提供低空经济领域的深度分享。“职工夜校让我更期待下班后的生活。”一位凤台街道的企业员工说。
 
平度市总工会针对职工“难挤时间、难选内容、难以就近”等难题,推出定制化课程:内容技艺结合,时间多安排在周五晚上或周末,满10人即可开班。
 
为推动夜校持续走红,总工会与25家社会机构合作,引入优质资源,职工购买课程可享受50%优惠。聚焦新兴赛道推出“证书直通班”,包括农用无人机、宠物美容等实用方向,免费提供餐饮,对接资格认证。目前,已有800多人通过技能认定,夜校从“兴趣课堂”变成“就业通道”。
 
平度的“夜校矩阵”,不仅精准对接了不同群体的需求,成为市民家门口的“充电站”,更在潜移默化中涵养着城市的文明底色、提升着市民的综合素养。夜幕降临,当一盏盏夜校的灯火亮起,整个城市的文化夜空也随之被点亮。(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