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平度:美德信用激活乡村振兴“文明密码”
发布时间:2025-09-26
“参加一次志愿服务积10分,一袋洗衣粉需要5分兑换,这账本里记的不仅是分,更是咱村的新规矩!”在平度市同和街道泽河南村刘家张网格美德信用超市里,村民刘德茂手持积分卡,熟练地挑选着生活用品。这个占地不足30平米的小超市,承载着全村243户家庭的文明期待。
“过去村里开会,总有人找借口缺席,现在文明积分与评优评先挂钩,大家都抢着当志愿者。”村党支部书记刘德臣翻开公示的积分榜介绍说。

平度市干净整洁的乡村垃圾分类房
将村规民约细化为34项具体指标,从房前屋后卫生到邻里纠纷调解,从移风易俗执行到产业参与程度,每项行为都对应着清晰的加减分规则,目前刘家张网格已累计发放积分奖励12.8万元,兑换物品超10万件,靠着“积分加持”,村庄在2025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这种“行为换积分、积分兑商品、商品促善治”的闭环机制正在平度市293个新村全面铺开。
“不搞豪华车队,不摆流水席,我们在公园里参加的集体婚礼!”回忆起今年七夕节的这场特殊婚礼,平度青年周歌仍难掩激动。这场婚礼,让10对新人以“零彩礼”形式完成人生大事,引发“婚事简办”新风潮。

平度市“美德信用之星”刘自超到村民家中倡导移风易俗
针对农村婚丧嫁娶中的铺张浪费问题,平度市打出“制度+示范+监督”组合拳:设立红白理事会,出台《红白理事会章程》;组建“新风宣讲团”,邀请道德模范现身说法;设立“移风易俗监督岗”,对违规行为进行信用扣分。在田庄镇官南村,“美德信用之星”刘自超的故事成为最佳教材——这位曾经历两次开颅手术的残疾人,不仅坚持参与村庄普查工作,还主动劝导亲友简办丧事,用行动诠释“厚养薄葬”的真谛。
“过去办白事要摆三天宴席,现在半天就结束,省下的钱还能给家里老人买台按摩椅。”大泽山镇乐水新村村民唐宝增算起经济账,“村里还把丧事简办纳入文明积分,我们家因此多了15分,能换两袋大米呢!”自推行移风易俗积分制以来,全市红白事平均花费下降62%,群众满意度达98.7%。
清晨5点,旧店镇环卫工人张忠宝驾驶着清扫车沿着乡路开始“深度保洁”。“现在大家伙的自觉性越来越高了,生活垃圾及时入桶,甚至还做到了分类,我们的工作强度减轻了不少!”

环卫工人清扫路面
村庄环境变化的背后,离不开美德信用建设工作的强力支撑。近年来,平度市创新“美德信用+垃圾分类”模式,将垃圾分类准确率与积分挂钩,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评选,试点推行“桶长制”,一系列有力举措让全市垃圾分类准确率从65%提升至89%,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1800余个垃圾桶点从“视觉痛点”变身“环境亮点”,绘就“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画卷。
“我们将继续在‘融’字上做文章,让美德信用与产业振兴、人才培育、文化繁荣等深度耦合,真正把‘信用变量’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最大增量’。”平度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庆建表示。

平度市同和街道泽河南村刘家张网格信用档案
当积分卡上的数字不断跳动,当村规民约化作自觉行动,当孝老爱亲成为流行风尚,这片热土上涌动的,不仅是物质丰盈的喜悦,更是精神富足的获得感。当前,平度市正以美德信用为笔,在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书写着新时代文明答卷。(来源:平度市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