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 | 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上山色峪村:“零彩礼”破婚嫁陋习
发布时间:2025-09-28
在乡村移风易俗工作中,榜样的力量往往能产生深远的影响。城阳区夏庄街道上山色峪村两委成员栾云萍,作为村规民约的积极宣传者和坚定践行者,在儿子结婚这件人生大事上,用实际行动打破陈规陋习,带头推行“零彩礼”,为全村移风易俗工作树立了鲜活标杆。
栾云萍深知,作为村里的宣传委员,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被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村规民约中明确倡导“摈弃滥发请柬、大摆筵席、天价彩礼、高额彩礼、借机敛财等恶俗陋习”,但长期以来,彩礼问题一直是农村婚嫁中的“老大难”,不少家庭因彩礼数额产生矛盾,甚至影响到新人婚后的生活。栾云萍常说:“村规民约不能只挂在墙上、说在嘴上,得真正落到实处,我们村干部更要带好这个头。”
当儿子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决定结婚时,栾云萍第一时间与对方家长进行沟通。她坦诚地说:“咱们都是通情达理的人家,孩子们感情好才是最重要的。村里的村规民约提倡婚事新办、不攀比彩礼,我作为宣传委员,更得带头遵守。孩子们结婚后日子过得舒心和睦,比啥都强。”对方家长起初还有些顾虑,担心亲戚朋友说闲话,但在栾云萍的耐心劝说和真诚态度的感染下,也逐渐认识到彩礼并非衡量婚姻幸福的标准,最终双方达成一致:“零彩礼”,将省下的钱用于小两口婚后的生活和事业发展。
婚礼当天,没有奢华的排场,没有高额彩礼的炫耀,却处处充满了温馨与感动。栾云萍在婚礼上特意提到:“今天我们两家践行‘零彩礼’,不是小气,而是想告诉大家,婚姻的基础是爱与责任,不是金钱。村规民约倡导的新风尚,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践行,这样才能让日子越过越轻松、越过越和睦。”在场的村民们深受触动,纷纷为栾云萍的做法点赞。
婚后,小两口在双方父母的支持下,用心经营着自己的小家庭。没有了彩礼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两个年轻人更能专注于感情培养和生活规划。他们相互尊重、相互扶持,遇到问题时会主动与双方父母沟通交流。栾云萍也常常以过来人的身份,引导孩子们处理家庭关系,整个大家庭氛围融洽、其乐融融。
栾云萍带头践行“零彩礼”的事例,在村里引起了强烈反响。村民们看到她不仅自己遵守村规民约,还收获了和睦的家庭关系,纷纷表示要向她学习。此后,村里有几对年轻人结婚时,也主动参照这种做法,彩礼数额大幅降低,甚至出现了多起“零彩礼”的案例。曾经因彩礼引发的家庭矛盾明显减少,婚嫁新风在村里悄然形成。
栾云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移风易俗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村干部带头示范、村民积极响应,就能让陈规陋习逐渐退出舞台,让文明新风在乡村落地生根。她的案例也成为上山色峪村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生动教材,激励着更多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乡村环境。
上山色峪村居民公约
(部分)
第二十条 树立健康文明婚俗新风,推进婚俗改革,提倡举行集体婚礼、植树婚礼、爱心婚礼等新型婚礼,摈弃滥发请柬、大摆筵席、天价彩礼、高额彩礼、借机敛财、过度闹洞房、闹伴娘等恶俗陋习。
第二十一条 倡导丧事简办、殡葬改革,村民去世后火化,统一安葬在公墓。葬礼力求节俭,由村红白理事会协助事主举办文明节俭的丧葬活动。推行丧葬活动带黑纱白花、鞠躬默哀、播放哀乐。适当压缩丧葬时间,丧期不超过3天。坚决杜绝大丧、办长丧。严禁事主在主街道搭建灵棚,在公共场所烧纸、烧香、烧冥物等行为,禁止办理丧事活动妨害公共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坚决取缔封建迷信活动。(来源:文明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