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注册 我要投稿
  • 首页
  • 理论政策
  • 动态通知
  • 实践资讯
  • 活动安排
  • 实践风采
    • 活动集锦图片
    • 活动集锦视频
  • 实践阵地
  • 品牌项目
    • 全部
    • 为老
    • 为小
    • 为心
    • 为困难群体
    • 为社会公共需要
    • 移风易俗
  • 他山之石
  • 当前位置:首页 > 实践资讯
  • 众志成城 青岛文艺工作者用画笔为战胜疫情鼓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发生后,青岛市美术家协会、青岛画院、青岛市女书画家协会、青岛市漫画家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文艺爱好者积极行动起来,用美术形式激励人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用手中的画笔为战胜疫情鼓劲加油。 青岛市美术家协会面向全市美术爱好者广泛征集宣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的优秀人物和事迹的美术作品,以此来讴歌真英雄,传播正能量。青岛市文联主席、青岛市美术家协会主席王绍波与协会艺术家们创作了一批讴歌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白衣天使,反映人民群众众志成城打赢疫情防控战役的优秀作品。 青岛画院的书画家们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医务人员奔赴一线、驰援武汉,社会各界捐款捐物、大爱无疆,人民群众同心协力、守望相助,基层干部值班值守、排查服务等美术作品,集中呈现出这个特殊时期的精神图谱。 青岛市女书画家协会组织全体女书画家,拿起手中的笔,用多种艺术形式,创作以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为主题的书画作品,反映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面貌,表达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念和美好祝愿。 岛城漫画家们也以生动形象的“战疫”宣传漫画向广大市民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防范病毒意识。 王绍波《圣山》 韩小东《中国脊梁》 曹曰平创作的疫情防控系列漫画 单勃奥《不出门,不添乱,在家做个乖宝宝》 周松林《众志成城》(连环画) 王志东《国士-钟南山像》 孙娟娟《无悔青春——援》 侯媛媛《最美逆行者》 李黎《天使》 单伟《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宋成勇《温暖》 唐志顺《严防死守》...

    2020年02月05日
  • 夫妻亦战友 李沧区卫健系统26对伉俪坚守抗“疫”一线

    在全国上下齐心抗击新冠病毒的紧张时刻,青岛市李沧区卫生健康系统涌现出大批医务工作者主动请缨前往奋战一线,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有26对夫妻,他们携手走上了抗“疫”之路。 毛居正、苏春: 疫情不消灭,我们就不回家 腊月二十九(1月23日)晚十一点,李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毛居正刚打扫完卫生,拿起手机看到单位工作信息群发布的抽调防控任务,当即与同在中心上班的妻子苏春商量,共同报名前往。大年三十一早,苏春就奔赴高速路口保障点,在寒冷的环境中,一站就是六七个小时!大年初二是“送年夜”,而毛居正被安排晚上六点半去值班保障,一家人早早的吃完“送年”饭,毛居正就奔赴岗位值勤了。被问及值得吗?不后悔吗?苏春坚定地说:“我们两口子已经下定决心,疫情不控制、不消灭,我们就不回家!” 任振杰、刘淑萍: 取消陪女儿出行计划,投入疫情防控一线 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之时,李沧区中心医院医务科主任任振杰就与妻子刘淑萍立即取消了陪女儿出行厦门的计划,双双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从年三十开始一直忙碌在医院。 任振杰不停穿梭于火车北站医疗点防控点和医院,协调领导组织好医疗保障相关工作。刘淑萍带领科室人员参与预检分诊工作,真正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唯有众志成城,共克时艰,才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任振杰说。 李顺锋、刘阳: 父母叮嘱“单位需要你们,就要冲在前线” “你们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这是大年三十晚上一位父亲对儿子儿媳的叮嘱。初夕夜里,永清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顺锋与同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妻子刘阳分别接到单位紧急上班的通知。 听闻此话...

    2020年02月04日
  • 平度市举行“抗击疫情 讴歌群英”线上大型诗文朗诵会

    疫情无情人有情,隔山隔水不隔心!平度市委、市政府发动群众,全民皆兵,奋力投入到疫情防控斗争中。连日来,市文联及其文艺家协会纷纷发出倡议,坚决配合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等工作,同舟共济,科学防治,阻止疫情传播扩散;同时,围绕疫情防控斗争,义不容辞地投入到火热的文艺创作洪流中,为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助力助威。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行动,采用音乐、曲艺、美术、书法、征文、民间艺术等多种文艺形式抒发关切之情,宣传疫情防控斗争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致敬白衣卫士,鼓舞军民士气,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坚定战胜疫情的必胜信念。 1月30日晚上的平度市文艺界“抗击疫情 讴歌群英”线上大型诗文朗诵会,即是其中重头活动之一。该活动由市文联、市朗诵艺术家协会举办 ,在市文联李振波主席的倡导和支持下,朗诵会形式新颖,互不谋面,线上举行,别开生面。并在市朗诵艺术家协会张坤主席带领主席团成员积极筹备下,朗诵界同仁踊跃报名,热情参与,表现精彩,获得了圆满成功。 市朗诵艺术家协会是平度文艺战线的快速反应部队,从不缺席文联系统的重要活动,他们在这场应合时局的重大行动中,亦有更突出更优异的表现。本次朗诵会上,还吸引了北京、西海岸、莱西等地的朗诵艺术家和爱好者参加,所有朗诵者无不真情流露,忘我投入,用自己或抑扬顿挫或铿锵有力的声音向白衣天使致敬,向成千上万抗击疫情的英雄们致敬,令人动容甚至泪目;另外,还有果心、李振波等人反省疫情的诗文朗诵,让人陷入沉思。整场朗诵之声感奋人心,在聆听者心间久久回荡…… 朗诵会在朗协副秘书长马春晓的激...

    2020年02月04日
  • “专用垃圾车”上岗 青岛李沧区废弃口罩处理不含糊

    随着疫情防控的口罩使用量激增,为防止废弃口罩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街道迅速反应,提前谋划,贴有“废弃口罩专用”标志的垃圾桶已率先在辖区内的11个社区投入使用。街道辖区党员协调资源,提供了一辆“废弃口罩回收专用”垃圾车,每天定点、定时、定人为街道各社区及周边社区免费清运废弃口罩,统一送到青岛市垃圾环卫中转站,进行集中销毁。 引导规范投放,废弃口罩日产日清 为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九水街道各社区积极引导市民规范投放。鼓励市民将废弃口罩消毒(喷洒75%酒精、84消毒水)后投放至专用容器内,防止细菌滋生。 居家隔离者用过的口罩,弃置前应用水煮沸10-15分钟后,投放至废弃口罩回收垃圾箱。普通居民用过的口罩,应直接投放至废弃口罩回收垃圾箱,保证废弃口罩日产日清。 “废弃口罩回收专用”垃圾车上岗,免费运! 在九水街道侯家庄社区,社区党员吕豪正在一辆废弃口罩专用垃圾车前指挥着:“我上午联系了垃圾处理厂,它专门有一个罐口,专门处理废弃口罩的,我们指定送到那个地方,集中收运以后,进行焚烧集中销毁。” “为了保证废弃口罩能及时进行集中清运,社区的党员吕豪主动联系我,说自己进了一台口罩清运车,可以为我们社区免费往外运废弃口罩。”侯家庄社区党委书记吕良武说。 “如果九水街道或周边其他社区有需要,我这个车都可以过去,每天定点定时定人过去清理,免费的,就是为街道、社区做点贡献。”吕豪说。 增加专用垃圾桶量,加大宣传力度 目前,吕豪每天下午3点以后带领2名工人,对6个口罩收集点进行收集,然后统一送到青岛市垃圾环卫中转站。 上岗前,工人们先学习掌握最新的疫...

    2020年02月04日
  • 文艺齐战“疫”!青岛手工艺术家用文艺作品赞英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告急!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同心助力,共度难关。 青岛的手工艺艺术家们在春节期间扑下身子抓紧创作,运用各种手工艺术形式记录当下万众一心抵御“新冠肺炎”的工作和生活,用“民间文艺精神”树起战“疫”成功的信心,用民间艺术作品为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及各行各业的有志之士加油助威。 看到那么多医务工作者不顾个人安危,抛下亲人,放弃假期,在疫区连续奋战,青岛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苏霞多次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正月初一,我从新闻上看到许多医生和护士的年夜饭只有饼干和方便面,我真的很心疼他们。他们和我们一样,有亲人、有牵挂,但是却在守护着我们的健康,我觉得我们也应该为他们做点什么。” 苏霞在创作抗击疫情剪纸作品 作为一位剪纸艺术家,苏霞决定发挥自己的专长,用一幅剪纸作品来表达对医务工作者的敬仰之情。 从大年初二到初五,苏霞从设计到完成共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创作了剪纸作品《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苏霞剪纸作品《救死扶伤,大爱无疆》 这幅剪纸的主角是两个可爱的白衣天使,印有红十字的护士帽和身上的白大褂,突出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特色。展开的条幅上写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体现出他们在灾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高尚的职业情操。画面左上角为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平鸽在蓝天上飞翔。大片的向日葵、盛开的花朵、绿色的田野和茂密的树木,寓意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渡难关,最终必将战胜恶魔,迎来胜利。 苏霞和学生共同创作剪纸作品《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苏霞还和学生共同创作了一幅主题是“抗击疫情,人人有责”的剪纸作品。主画面为佩戴口罩、...

    2020年02月04日
  • 9天检查文旅企业854家次 平度文旅执法“夜骑兵主动履职战“疫”情

    1月31日晚,寒风习习、冷气逼人,时针已指向晚上22点,仍有这样一群佩戴党徽人穿梭于平度的大街小巷,默默坚守工作岗位。 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充分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主动履职。从1月24日起,该局组织执法队员和工作人员在严格执行每天巡查的基础上,开展夜查行动,兵分7个小组深入网吧、影院、娱乐场所、书店、酒店等文化旅游企业实地巡查。每到一处,工作人员都按照要求逐一查看,在做好巡查登记,主动向企业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据统计,截止2月1日,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出动“夜查”执法人员和工作人员198人次,车辆91车次,检查文旅企业854家次。全市共有54家网吧、12家娱乐场所、3家电影院、6家旅行社已全部停止营业,有124家书店、8家A级景区、6家星级酒店、2家民宿自发停止营业。...

    2020年02月03日
  • 停工不停学!平度市仁兆镇“网上庄户学院”开课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平度市仁兆镇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庄户学院”作用,通过网上教学上课,让广大党员、志愿者和居民在防控疫情不出门的情况下,在家学习,做到“停工不停教、不停学”。2月2日,“网上庄户学院”第一课开课。 为了丰富疫情防控期间志愿者和居民的日常生活,传播新时代文明实践知识,仁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精心备课,根据志愿者反馈需求信息,准备了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垃圾分类、防诈骗、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等学习课目,精心制作了PPT课件,通过微信、QQ群、村庄微信群来线上教学。同时,设立信息需求反馈途径,第一时间解答群众提出的问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还结合《学习强国》学习,在督促大家每日学习的同时,择优选择一些知识性强、群众喜闻乐见的线上课件推送给群众。党员李文斌在学习了《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知识》后说:“在家不出门、不聚会,光看电视也没有什么意思,‘庄户学院’统一组织网上学习,我们找到了归属感,感觉到了组织的温暖和凝聚力,这种方式挺好的!” “网上庄户学院”第一课吸引了近1000名党员、志愿者和群众参加学习。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负责人介绍,“网上庄户学院”将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每天一课,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庄户学院”在防疫情的同时,为群众不间断充电。(平度市仁兆镇)...

    2020年02月03日
  • “网格化”是这样网住了社区疫情

    “请尽量避免参加密闭或通风条件不好的室内聚会和集体活动”“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连日来,在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关街道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网格员带着小喇叭,一遍遍播放着由街道宣讲员精心录制的“八大关疫情播报”。这些移动的“小喇叭”成为该街道5个社区52个网格及八大关风景区里最温暖的陪伴。 “我是一个党员,遇到事就得冲锋上前,尽最大努力做好带头人,为大家服务。”市南区八大峡街道台西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高志华面对疫情自掏腰包买口罩,每天楼上楼下为“防疫”而奔走。 图为市南区金门路街道银川西路社区的生剑翘和焦广欢母女一起投入到了抗“疫”第一线张贴疫情防控“告示” 受访者 提供 “现在疫情这么严峻,我俩作为党员都得往前冲”。防疫工作开展后,市南区金门路街道银川西路社区生剑翘和焦广欢作为母女一起投入到了抗战的第一线,用“爱”为社区筑起防“疫”堡垒...... 在青岛,自觉奋斗在疫情防控一线的“逆行者”数不胜数。他们每天奔走在宣传引导的道路上,挨家挨户进行摸排巡查,为居民输送物资,为楼院卫生消杀,构筑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条战线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城市街道社区如何做到了第一时间“防控”?结合市南区在山东省率先实行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实践,围绕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转变街道职能、完善社区“两委一站”运行机制进行积极探索,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市南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的党组织体系作用,强化网格管理,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控优势,把群众组织起来、...

    2020年02月02日
  • 李沧区:党员冲锋在前,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为切实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李沧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冲在前、干在前,努力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 “我是党员,也是社区书记,关键时刻不能退缩!”振华路街道四中一社区党委书记黄莉,从除夕夜开始坚守在社区疫情防控的一线,仅用两天时间就把辖区人员信息摸排统计上来,建立起完备的信息台账。1月27日下午,辖区内一位居民给她打来紧急电话,其孩子从武汉转道回青,一直在家隔离,但现在有发热迹象。黄莉得知后,立即上报街道办事处及区卫生局,并引导居民自驾前往附近定点医院就医,后经医院检测确定为阴性,她才放下心来。居民回家后继续隔离,黄莉主动为他们送去消毒用品及生活物资,一天三次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及时安抚他们的心情并进行心理疏导,纾解他们焦虑紧张的情绪。 兴华路街道邢台路社区自疫情防控以来,按照社区网格划分情况,由网格书记牵头发动社区党员、志愿者对社区进行了地毯式摸排,排查中发现永平路35号某居民一家从湖北返青,网格书记傅宝云及时上报后,立即劝说该户进行居家隔离。傅宝云为主要此区域主要负责人,定点联系该居民一家,每天通过电话、微信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及需要的物资,并主动送到家门口。“他们隔离在家心里一定很焦虑,我们要主动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傅宝云说。 李村街道大崂路社区党员于锡坤,大年初二接到社区排查电话后,敏锐意识到疫情防控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主动请缨成为志愿者。自大年初三上午8点,他自备口罩和防护设施,对青岛生建宿舍的10个楼座开展排查,每天通过楼底的防盗...

    2020年02月02日
  • 抵抗疫情 海伦路街道党员冲在第一线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市北区海伦路街道的党员们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日夜坚守,奋力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海伦党员在行动,挺在防控摸排第一线 近日,市北区海伦路街道的居民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春祝福。“大爷过年好呀,祝您新春愉快!您一定注意勤洗手,勤通风,出门戴口罩”“想向您了解下情况,您和您的家人近期有没有去过武汉呀,那有没有那边来的亲友呀,有没有接触过周边地区的人呢?” 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各社区网格党支部与区机关下沉街道党员们第一时间响应防疫防控“集结号”,有召必回,全体工作人员放弃休假,自大年初一全员进入一级战备状态。他们牺牲与亲人团聚的时间,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在其中,涌现出一个个党员榜样和感人故事。研究生毕业的王磊,在海伦路街道哈尔滨社区副书记的两年间一直兢兢业业,自吹响疫情防控号角,她每天都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与街居工作人员一起对分包网格内的居民,通过电话访问、敲门行动等多种方式全面逐户摸清情况。她2岁半的孩子感冒,却忙得带他上医院看病的时间都没有,她舍小家顾大家,把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展现出了一名党员践初心担使命的责任和担当,体现了党员的榜样作用! 海伦党员在行动,挺在防控宣传第一线 “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市北区海伦路街道、各社区的党员们走出家门、走上街头、走进网格楼院,发放宣传材料、悬挂防控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党员带头进行“最美逆行”,同心“战”疫。 为广泛宣传...

    2020年02月02日
  • 取消婚宴卡口接新娘 喜事新办文明青岛

    新郎不进村,卡口接新娘,2月1日早上,城阳区河套街道大涧社区卡口处迎来了“疫”场特殊婚礼,虽然没有亲人的相送,没有喜庆的仪式,但却收获了满满的祝福。疫情防控关键期的新事新办,彰显了文明青岛人的责任和担当。 新郎是平度人,新娘是城阳河套人,俩人早就确定了婚期。本想好好举行一场浪漫的婚礼,没想到,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打乱了原本的一切计划。 为了配合当前的疫情防控工作,在不方便延期的情况下,新郎新娘经过协商,决定响应上级婚事简办的倡议,采取一切从简的方式完成人生中的这一大事。就这样,原定的婚礼车队取消了,婚宴仪式取消了,伴娘伴郎取消了…… “我是一位父亲,但我也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不能取消婚礼,我们已经很不好意思了,绝对不能再给社区添乱。”昨天还在山角社区卡口处执勤的新娘父亲刘世岗充满歉意地说。“我们回去后会直接进门,不搞任何仪式,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新郎孙文龙也不好意思地说。 仪式缺了,但祝福的心意不能缺,为感谢他们的配合,两位新人所在地的微信群里发起了为他们送祝福活动,“祝福你们,你们是最美的一对新人”“为你们点赞,衷心祝福你们百年好合”“特殊的婚礼,最美的新娘,祝你们白头偕老,幸福美满”……(青岛日报 记者 张晋)...

    2020年02月02日
  • 岛城“网格化”构筑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请尽量避免参加密闭或通风条件不好的室内聚会和集体活动”“我们要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在青岛市市南区八大关街道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网格员带着小喇叭,一遍遍播放着由街道宣讲员精心录制的“八大关疫情播报”。这些移动的“小喇叭”成为了5个社区52个网格及风景区里最硬核的提醒和最温暖的陪伴。 “我是一个党员,遇到事就得冲锋上前,要尽最大努力做好带头人,让大家信任,为大家服务。”作为八大峡街道台西社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市南区第三届道德模范的高志华面对疫情自掏腰包买口罩,每天楼上楼下为“防疫”而奔走。 “现在疫情这么严峻,我俩作为党员都得往前冲”。防疫工作开展后,金门路街道银川西路社区的生剑翘和焦广欢作为母女一起投入到了抗战的第一线,用“爱”为社区筑起防“疫”堡垒…… 当前,在市南区,这些请战奋斗在一线的“逆行者”不胜枚举,他们每天奔走在宣传引导的道路上,挨家挨户进行摸排巡查,为居民输送物资,为楼院卫生消杀,构筑起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条战线上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疫情防控的关键。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市南区各街道社区如何做到了第一时间“总动员”?这得益于市南区在全省率先实行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围绕转变街道职能、完善社区“两委一站”运行机制进行积极探索,社会治理重心不断下移,基层党组织统筹能力显著增强,基层组织治理架构更加科学,社区服务能力逐步提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市南区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形成的党组织体系作用,强化网格管理,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控优势,把群众组织起来、动员...

    2020年02月02日
  • 歌暖人心 共抗“疫”情 青岛推出歌曲《春天在路上》

    冬天不会永存,春天不会闪躲。哈尔·勃兰德(Hal Borland)如此说道。 2020年,我们迎来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一场历史性的艰难战“疫”。 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浩浩荡荡的抗疫大军中,众多音乐人也积极投身这场战役。他们星夜难眠,本能地一次次拿起手中的笔,含泪创作。 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委网信办联合青岛原创音乐人,创作了原创公益歌曲《春天在路上》,为全民战“疫”传递信心,鼓舞力量! 手虽不能相握,心却紧紧相连。数首凝聚着青岛原创音乐人心血和祝福的励志公益歌曲,成为岛城战“疫”中一道动人的风景线,用音乐战“疫”,用音乐打开被疫情困扰的心门,用动听的旋律与动人的歌词在这个特殊时期温暖陪伴每一个人。 由刘瓦碴作词,姜世奎作曲,刘程煜编曲,王蒨、于雷领唱,刘兵、焦静、葛彩霞、李钢、李修德、高凯林伴唱的《春天在路上》就是其中翘楚。几位艺术家在非常时期,不计报酬,无论得失,怀着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克服重重困难,仅用几天时间就高速高质地完成了歌曲成品。急切的爱心牵挂催生了急切的爱心奉献,歌声中蕴含的激励与慰藉,为这个凛冬带来春天般的温暖、鼓舞和力量。 用音乐战“疫”,谱写“疫”无反顾的时代精神,汇聚众志成城的时代正能量。听,这是春天的歌声!这是必胜的歌声!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疫情猛于虎,信心筑长城。这是一场艰难的战斗,谣言和恐慌不能驱散疫情,团结和信心才是战胜疫情的有力武器。我们拥有战“疫”到底的决心,我们更有战“疫”必胜的信心。九千多万面党旗,十四亿不屈的脊梁,我们有熬过冬天的沉勇,我们更有迎接春天的信念。...

    2020年02月02日
  • 为这对新人点赞 “婚期不变,客人一个也不请了”

    “各位亲朋好友:儿子张泷、儿媳陈晓,正月十三按期成婚。值此特殊时期,谢绝宾客,只求祝福!”1月31日上午,青岛胶州市里岔镇寺西村村民张桂法,在微信上群发了这一特殊“请帖”。 微信群里,成员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发红包祝贺的同时送上吉祥的祝福语,“红包金额不多,十块八块图个热闹,就是为老张这种做法点个赞,并提前送上祝福!”胶州市里岔镇党委书记刘京明表示,关键时刻,党员干部不仅要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还要在各方面做好表率。“正月十三,是早在去年上半年就专门查的好日子。”张桂法说,年前儿子就早早地忙活着订酒店、联系婚庆、选婚纱、买喜糖,请帖也在年前发出去了,就等着正月里把新媳妇娶回家了。 可是没成想,疫情防控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年三十当天,里岔镇各村的大喇叭就开始全天播报疫情防控的紧急通知,大街小巷悬挂“少出门、多居家、电话拜年乐大家”等宣传条幅;进村入口都设置了检查点,防止外来人员入村;卫生院的流动宣传车也一天两次进村。张桂法作为村里的党员,每天在村里忙着查看消毒情况、蹲守村口值班、宣传防控知识等,深知当前疫情形势的严峻,“现在的微信,已被《告里岔父老乡亲的一封信》《里岔镇新型冠状病毒工作应急指挥部重要通知》等消息‘霸屏’。”老张说。 “爸,要不咱等疫情结束,再召集大家一起热闹热闹?”张泷跟新娘商量后,询问父亲是否可以推迟一下婚期。“婚期不变,客人一个也不请了!”张桂法考虑到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日子既然选好的就不要轻易变动,但是结婚的具体方式可以变一下,“现在全市都在提倡移风易俗、婚事简办,咱正好可以引领一下‘新时尚’。” “婚事简...

    2020年02月01日
  • 党群连心共同战“疫”平度市:小小“连心群”发挥大作用

    为你们点赞,你们辛苦了!”“老吴也在幸福庄,需要值班说声!”“我也在家,有需要就说说!”疫情防控期,这样的正能量每天都在平度市田庄镇“幸福庄村党群连心交流群”里刷屏。 据悉,幸福庄村常住人口293户,每户都至少有一名代表加入微信群,小小交流群在村庄治理中发挥着大作用。村两委通过交流群及时转发上级惠民政策、发布村庄重要工作、宣传道德模范事迹、组织开展文艺活动等;村民则通过微信群随拍随传、反馈村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交流生产养殖方面经验做法等。村民充满正能量,干群关系和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庄发展蒸蒸日上。 特别是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党员带头,村民响应,凝聚起基层全民防控的大能量,通过“幸福庄村党群连心交流群”,村庄每家每户不出门就知道防控措施、工作进展、疫情动态、村庄设卡巡逻情况等,全村上下团结一致,全面防控,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充满必胜的信心。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各位党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是我们每个党员的义务,请大家做好执勤准备,随时等候党支部的调遣……”“收到,时刻准备着”“排个班,一起上”“让老党员休息换上我们年轻的吧”……1月26日大年初二,田庄镇幸福庄村党员群里,村党支部书记李霞的消息发出不到20分钟,22名党员齐刷刷地回应,争先恐后报名请战,他们不讲条件接受任务的样子,是对“党员”二字最好的诠释。 朱明生和朱佳荣分别是田庄镇幸福庄村74周岁和78周岁的老党员,在得知村两委工作人员都在忙碌于疫情排查工作情况时,他们主动报名要求做志愿者。每天在村口轮番排班值守,他们用大白话讲大道理,告诉过往村民疫情防...

    2020年02月01日
  • 青岛各区市迅速行动周密部署 守护市民健康城市安全

    “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日前,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同舟共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群策群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连日来,青岛各区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部署,强化组织领导,第一时间成立由主要领导担纲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明确各成员单位及办事处、镇街(功能区)职责,按照多部门联防联控机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在各自辖区特别是镇街、村居等基层密织起强大的防护网,构建起横到边、纵到底、全天候的基层联防联控体系。 每位进青旅客都要测量体温 火车站的流动性,决定了这是防疫重点部位。在位于市南区的青岛火车站,到站旅客将在三个体温测试点进行排查,如遇发热、咳嗽或来自疫情重点区域的旅客,则会被送到位于东进站口的留观室由医护人员采取专业后期措施。在长途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市北区多次检查四方、利津路、馆陶路、内蒙古路4处客运站出站口,统一规范设置了体温检测点,对发热咳嗽人员将引导其到就近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加强车站、码头及交通工具日常消毒通风等措施,防范疫情通过交通工具传播和扩散。 “防护服穿起来比较困难,所以我们上班时都不敢喝水。”火车站留观室医护人员刁玉玲告诉记者,她的本职工作是市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大年初二,她接到了来自市南区疾控中心的电话,希望她能加入火车站疫情重点防护队伍,保障公共安全。没有片刻犹疑,经过培训,立马上岗。由于...

    2020年01月31日
  • 青岛市开展“禁放烟花爆竹 呵护岛城蓝天”主题宣传活动

    《青岛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将于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为将禁放工作迅速落到实处,使市民过一个文明、低碳、绿色、环保的春节,12月28日,青岛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公益团队“洁之队”、...

    2020年01月22日
  • 青岛创新社区阅读服务模式 全国首个“老兵书屋”开张

    全国首个由退役军人发起并运营的社区“老兵书屋”,12月28日在青岛市李沧区九水路街道延川路社区党员政治生活馆揭牌成立。一人发起,行业响应,社会关注,最终促成了全国首个服务退役...

    2020年01月22日
  • 青岛市建立城乡环卫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 实现全覆盖

    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青岛市推进城乡环卫保洁队伍和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环卫保洁市场化、物业化运作模式,全市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城乡环境持续改善。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青岛市委办公厅青岛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青岛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等政策措施,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公共财政扶持、专业化服务与市场化作业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实行市、区(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分级负责,协同推进。区(市)作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列入“一把手”工程;镇(街道)是辖区内环境卫生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辖区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将工作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区市、到镇(街)、到村、到人。 青岛市建立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收运处理体系,全市镇(街道)、村庄(社区)建成配齐生活垃圾收集转运设施设备,建立区(市)统筹、镇街监管、村级保洁、市场化作业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健全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推进农村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截至目前,我市建成区市级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垃圾卫生填埋场7座,镇级中转站210余座,配套农村生活垃圾清运车辆590余台,垃圾桶19.49万个,基本达到了每1.2万到1.5万人配备1辆装载能力5吨以上的垃圾收运车、每10户配备1个垃圾桶的标准。 青岛市创新区市统筹、镇街监管、村级收集、市场化服务的“3+X”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模式,放开农村保洁市场,通过委托管理、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推进专业化、精细化的全托管保姆式服务保洁...

    2019年12月27日
  • 泊里镇关爱退役军人 让服务站成为老兵们温馨的“家”

    近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泊里镇给该镇退伍老兵免费查体,让这些离开部队多年的“老战士”感慨万千。“泊里镇政府对我们的关心照顾,我们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我们一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退伍不褪色,永葆军人色彩!”其中一位退伍老兵说道。 据悉,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退役军人服务管理保障工作,全心全意为退伍军人、军人军属和其他优抚对象服务,随着青岛市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在泊里镇实施,泊里镇“退役军人服务站”正式挂牌成立,从而使退役人员服务渠道更加畅通。 新成立的服务站面积近200平方米,除了办公室外,还设计打造了荣誉展厅、学习培训室、接待室、议事厅、阅览室等场所,既大气温馨又“军味”十足的设计风格,立即吸引了老兵们的目光,成为深受欢迎的“军人之家”。 “退役老兵们在部队接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以及良好的素质教育,政治上有站位,品德上能服众,工作上有思路,群众信得过,是社会的宝贵财富。”泊里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沈丽丽说,“退役军人服务站的目的就是实现‘两个发挥’——发挥村级基层组织对退役军人的关心关爱,发挥退役军人在村级建设中的骨干作用。” 据了解,拥军优属工作历来是泊里镇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多年来,泊里镇党委、政府把安置好、服务好、保障好退役军人作为重要任务,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取得了明显成效。 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后,用心用情全力做好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先后为泊里镇退役军人提供政策咨询、就业创业、帮扶解困等服务30多次,确保退役军人活动有场所、诉求有渠道、解困有平台,让退役军人真正拥有自己的“家”。(大众网·海报新闻 记者 丁尊宝 见习记者...

    2019年12月27日
  • 上一页
  • 248
  • 249
  • 250
  • 251
  • 252
  • 253
  • 254
  • 255
  • 256
  • 下一页
  • 共5260条

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Email:qdwmsj@163.com

志愿服务系统技术支持:青岛智慧同城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咨询电话: 0532-66988299 0532-82933702

建议使用Google Chrome或IE9及以上版本浏览效果更佳

扫描识别小程序
扫描识别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