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防控疫情 志愿者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03-16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渝北区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中央文明办、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倡议,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志愿精神,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彰显了爱心善意和责任担当,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重要力量。

  渝北青年志愿者送服务到工地

  助力复工复产

  为加强对建筑工地的防疫指导,确保工人安全,3月11日,渝北团区委与九建公司共同开展防疫知识宣传暨“爱心义剪”活动,助力渝北中医院在建项目复工复产。

  九建公司项目管理员钟凯说:“工地复工后,工人的防护安全尤为重要”,由此,团区委邀请双凤桥医院的医护人员指导项目部管理人员做好食堂、宿舍、公共卫生间等公共场所的消毒防护,教授工人们如何正确戴取口罩、七步洗手法等防疫知识,现场发放防疫宣传手册100余册。

  “头发太长遮住眼睛不好干活,正发愁,你们就来了。”吊塔司机张清说。疫情期间许多理发店尚未营业,复工后也严格限制外出,解决“头”等大事难倒了许多工人。渝北暖心社工的理发师志愿者为工人“爱心义剪”。推刀、剪刀、梳子、酒精……理发师们戴着口罩全副武装,在工地里一字铺开,一人一座。不一会的工夫,工人们的头发短了,精神足了,听说有免费剪发,发型还好看,不少女工人也闻讯赶来。“你们是剪刀整容手,这个发型好看还免费”一位工人笑着跟理发师开玩笑。

  为了确保不因排队等候理发而引发人员聚集,九建公司提前将工人进行分组,提前预约时间,控制好每一位工人到场的时段,活动现场每个理发的位置都相隔1米以上的距离,确保不造成人员聚集。据悉,渝北共青团下沉开展服务,科学防控疫情,组织干部职工、党员突击队、青年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宣传、职工健康检测、办公场所消毒、安全生产督查检查、“爱心义剪”等服务,协助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已张贴《上班族复工防疫指南》500余张,发放防疫宣传资料1000余份,服务33家企业正常复工复产,覆盖职工总人数达2100余名。

  木耳镇金刚村:

  义务种下1000多株沃柑苗

  “来,把树苗扶好,我要铲土了。”3月11日,木耳镇金刚村14社的黄土地上呈现一片繁忙景象,这是木耳镇机关干部和志愿者正在栽种091无核沃柑树苗。

  金刚村是木耳镇打造“双十万工程”项目的重点村,自去年8月开始,木耳镇金刚村已经种下了091无核沃柑2万余株共约1800亩。今日,木耳镇全体机关干部和志愿者又将亲手种下沃柑苗,助力推动金刚村产业发展。

  植树现场,井然有序。木耳镇全体植树人员在镇领导的带领下,按照“有序、独立、分散”的原则,挥锹铲土、扶直苗木、培实新土、提桶浇水,认认真真地完成着每一道工序,一棵一棵种下了春天的希望。

  经组织此次植树的木耳镇林业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是践行河长制工作,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结合国土绿化提升行动“四旁”植树项目以及“双十万”工程开展的“3.12”义务植树活动,全镇150余名干部群众和志愿者共同种下了沃柑1000多株。在以后的工作中,木耳镇会继续推动沃柑种植,打造金刚村一片新气象。

  古路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为迎接“3·5”学雷锋日,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理念,营造“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浓厚氛围,结合当前特殊的防疫背景,古路镇志愿服务站组织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助力防控生产“两不误”。

  警报还未解除,战“疫”还在持续,为了提高村民的警惕性,志愿者继续深入村社进行巡逻宣传,对未做好防护措施放松警惕的村民进行劝导,引导村民正确面对疫情,做好自我防护,为村民撑牢防护伞。

  志愿者们走村串户,检查村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对村民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普及。进一步改善村居环境卫生面貌,提高环境卫生整体水平,镇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辖区公路主干道沿线开展了一次环境大清理活动,为环境整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为助力疫情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志愿者们除了上门给企业进行防疫知识宣传、指导企业办理复工手续之外,还联合镇商会深入开展调研工作,进一步了解企业复工复产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帮助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正常复工打下基础。

  区统计局党员团员主动请缨

  参加疫情应急志愿服务

  疫情当前,区统计局16名党员和团员积极响应区委组织部号召,参加突击应急支队,迅速行动、及时到岗,先后担负起木耳公租房、汉渝路社区、双北街社区以及维也纳酒店隔离点、奥兰酒店外籍人员隔离点疫情防控。

  在公租房为期7天的值守中,区统计局二十八分队队员顶住居住人员多、构成很复杂、来源较广泛、防控难度大的压力,与社区干部一道做好门岗设卡检查、居民宣传引导、重点人员排查监测等工作,实现对值守区域6个出入口和居民健康的动态监控。共检查进出车辆1000余辆次,查验进出人员证件、测体温2万余人次,登记首次返回人员300余人,其中实行居家隔离80余人,全力完成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防输出的值守任务。同时,积极宣传劝导减少外出500余人次,向70余户居家隔离人员运输生活必需物资。

  目前,区统计局二十八分队仍有3名队员在圣名世贸和维也纳酒店隔离值守,2名队员与宝圣湖街道干部一道对街道辖区内的社区卡点、复工企业、物流园、农贸市场等防控薄弱环节进行督察,三亚湾水产市场、辖区农贸市场和6个社区卡点全部督察完毕,有效引导和规范各卡点、社区开展好疫情防控。

  龙山街道:战“疫”线上的“父子兵”志愿者故事

  “爸爸,你等一下,我跟你一起去”,凌晨十二点半,才没睡下多久的先炎匆匆从床上爬起来,穿上衣服就和爸爸出门了。这个男孩今年十九岁,是一名刚上大学的学生,他的父亲叫先怀勇,今年47岁,是重庆市渝北区龙山街道龙华社区的一名志愿者。

  先怀勇刚刚收到群众消息,说有人在家里堆放十几箱酒精,一想到这么大的安全隐患,先怀勇马哪里还睡得着,立马穿衣出门,先炎也赶紧跟着父亲出了门。

  父子俩赶到居民家中,便看到了堆得满满当当的几十箱酒精。“你这个可不行,太危险了,万一点燃后果不堪设想,”先怀勇给居民分析了事情的危险性,居民答应把酒精搬到仓库。父子俩帮着把酒精一件件搬上车,忙完了已经是凌晨两点多了。

  “爸爸是一名志愿者,疫情期间他每天早出晚归,入户排查、给居民送物资,我也想帮帮他。”在父亲的身体力行和精神感召下,先怀勇的儿子先炎,也主动申请和爸爸一起投入防控第一线,成为一名志愿者。入户走访排查,发放疫情宣传单,做好重点人群排查,为居民送物资,并劝告居民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他和父亲的身影出现在防控第一线。

  在一次入户走访中,先怀勇了解到一户居民家中因为老人患有严重疾病,每周都需要去医院,但是家中没有口罩,先怀勇四处奔走,积极想办法,最终凑了几个先给他们家应急使用。“爸爸,我给他们送去吧。”先炎第一时间把口罩送去了居民家中。

  先怀勇正是用自己的奉献精神感染着儿子,先炎作为一名大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一线志愿服务,更显示了一名青年人的社会担当和奉献精神,以志愿服务社会展现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