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郑州:“志愿红”的爱心传递

发布时间:2021-03-15

是一个关于不同年龄段爱心人士的故事。69岁的姚淑英、39岁的李志鹏、15岁的郭默涵,毫不相干的三个人,因为一个共同的事业维系在一起——志愿服务。穿上红马甲,她是火车站外答疑解惑,提供帮助的“银发雷锋”;穿上队服,他是社区消杀,义务救援的“全能侠”;戴上绶带,她是博物院里娓娓讲解的“万事通”。他们,是这座城市里普通的志愿者:用行动传递着真情,用奉献书写着大爱,用友善温暖着一座城。

69岁的坚持

姚淑英在郑州火车站西广场志愿服务站里回答旅客疑问(3月9日摄)

在郑州火车站西广场的志愿服务站里,姚淑英耐心地解答着过往旅客的疑问。作为郑州火车站的退休职工,在车站工作了一辈子的她退休后主动要求加入“老年雷锋团”。从指路、手机充电、提供开水、应急药品到帮旅客寻人、兑换零钱、调解纠纷,每天姚淑英和同伴们都要为旅客提供数百次的服务。“已经做了12年了,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姚淑英说。

39岁的担当

李志鹏在郑州一个社区内为居民讲解急救知识(3月10日摄)

在郑州市的一个社区里,李志鹏熟练地穿上防护服,调整好装备,开始了消杀工作。除了筑路工人的身份外,爱好户外运动的他还是一名应急救援志愿者。2013年,李志鹏组建了郑州红十字蓝天应急救援队,开展综合性救援、安全知识普及、突发公共安全响应等志愿服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李志鹏和队员们为郑州市150多家单位、社区、学校、企业进行义务消杀。“从自身做起,希望能用我的实际行动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志愿者的行列。”李志鹏说。

15岁的热爱

郭默涵在河南博物院为观众讲解(3月13日摄)

在河南博物院的国宝特展展厅里,经常能看到郭默涵为参观者讲述着国宝背后的故事。热爱历史、喜欢考古、善于表达的郭默涵是河南博物院里有名的讲解小明星,从2016年起,利用周末课余时间,将博物院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讲给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使她感受到志愿服务的意义和乐趣,“未来大学的专业我想学考古,把热爱和理想结合在一起,用更专业的知识为公众做志愿服务,架起博物馆和观众之间的桥梁。”郭默涵说。(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