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五进群众家门” 拉话话志愿服务风景独好

发布时间:2021-05-18

包头市固阳县200余支志愿服务队活跃在村头巷尾,忙碌在救急、救难、帮扶助困的群众身边,以走村入户“拉话话”(唠嗑)的形式了解群众需求,“搭把手”帮助群众解决眼跟前的为难事,积极开展“五进家门”志愿服务行动践行文明实践使命,实现了“见面面容易拉话话亲,解了心宽心贴了心”。
怀朔镇羊养殖技术指导服务队为阳湾村民的羊诊病。图片来源:固阳县融媒体中心
  
传播思想进家门
  “拉话话”志愿服务队坚持“话说千遍,不如见上一面”,面对面的做群众工作,常态化开展“拉话话”活动。固阳县民胜村樊六八大爷耳朵背,家里大娘也因为青光眼病变,眼睛几乎看不见,儿女们外出打工,老人常年独居,于是志愿服务队来老人家拉起话话,老人非常高兴有人和他说话,志愿者们除了告诉老人近期县里的一些对特殊家庭基本保障政策情况,也询问他一些基本生活需求,及时进行了解决。像这样的拉话话队在固阳县为群众讲党史、讲红色故事,传播惠民政策、农牧业技术,同时也解决他们精神困惑,教育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搭把手”进家门
  针对在村群众劳力不足,留守老人行动不便,老年人不会使用手机等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日常困难,拉话话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助耕、帮厨、代购代销、义剪、教手机等服务活动,实现了“事人有管、难有人帮、困有处解”。五分子村“拉话话”志愿服务队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高三毛在手机上进行高龄生存认证,让老人及时享受国家优惠政策,并发放了健康包。昔连脑包村“拉话话”志愿服务队到村民刘老家看望,并帮助他们稍办医疗报销手续,积极帮助申请低保、救助。近期天气变暖,银号镇大圐圙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走进村内老人家中,帮助老人敲火筒,拆火炉子,老人们纷纷赞扬:“你们这红褂褂队伍快能比上我的儿女啦!”让干部走下去,让群众得实惠,注重对弱势群体的扶危济困、雪中送炭式服务。同时,今年以来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了系列“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我是团员,我帮你”“我是农技志愿者,我帮你”……成为了志愿者的口头禅,也用具体行动实实在在地拉进了干群关系。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通过送学入户、拉话话等形式开展“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活动40余次,志愿服务活动700余次,受益人群6000余人。
拉话话志愿服务队入户关爱智障儿童。图片来源:固阳县融媒体中心
  化解矛盾进家
  拉话话志愿服务队在日常走访中随时听取群众诉求,面对面化解家庭邻里之间矛盾纠纷。固阳县壕口驻村志愿服务队队员驱车来到头分子村民家中“拉话话”解心宽,了解家中的实际困难,宣传统编教材相关政策。该县东胜永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们走村入户帮助村民们解决土地使用、占用等问题并宣传了鼠疫防控知识。邻里纠纷、土地矛盾等群众间纠纷不出村就能解决。
手机志愿者服务队入户教老人使用智能手机。图片来源:固阳县融媒体中心
  解疑释惑进家门
  怎样与群众说到一块儿,常态化开展“拉话话”活动,“拉话话”“串门子”过程中嘘寒问暖,体贴入微,志愿者和群众彼此“掏掏心窝子”,把志愿者变成群众“心上人”,及时解决群众的思想困惑。固阳县四份子驻村志愿服务队员到村民家中,了解返乡回家过年的孩子的学习状况,并帮助孩子辅导学习。马路壕村志愿者进村入户为村民分发养殖技术手册和非洲猪瘟的宣传单,让大家了解养殖技术和防控知识,还为老党员送去了小型收音机,让其在家中也可以学习党史,牢记使命,他们还积极开展健康讲座、义剪服务、发放口罩等志愿服务活动。
宣讲志愿服务队入户宣传新思想。图片来源:固阳县融媒体中心
  成风化俗进家门
  为转变少数群众“等、靠、要”的思想,固阳“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身边人学习身边事”的方式,开展了“山曲唱响新思想”等活动,润物无声树文明新风。年初固阳县支农社区党员、居民与共驻共建单位一起举办了“党员居民同乐 共享佳节欢乐”元宵节主题活动,以党群同庆的形式庆祝元宵佳节,同时向建党100周年献礼。拉话话志愿服务队把“村规民约”印在面袋子、油桶子、小扇子上发放到户,将文明实践常规服务项目按月梳理制成月份牌发放到村,针对农村文明建设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推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村规民约台历》,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推进移风易俗。
  2021年,固阳县开展“五进群众家门”拉话话志愿服务,结合学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把准群众“脉搏”,精准贴合群众需求,切实解决好基层困难事、群众烦心事。(来源:中国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