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动态

热评:让志愿服务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7-12-06

  

在国际志愿者日即将来临之际,濮阳市居民李大爷的家里坐满了听他畅谈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的邻居。“有了志愿者的帮助,我的学习才能更加全面系统。”李大爷感慨地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濮阳“雷锋车队”的爱心的哥们义务载着李大爷等80余名老人,来到中原油田组织的收看现场,掌握第一手学习材料。(2017年12月4日中国文明网)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不仅在友善互助中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只有把志愿服务覆盖到为民、利民、惠民的各个方面,让志愿服务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才能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发扬光大、普照万家。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国务院公布的《志愿服务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首部规范志愿服务领域的行政法规,填补了我国在志愿服务领域国家层面的专门立法空白。对志愿者来说,这是一种激励,更是对志愿者付出劳动和爱心的认可。在地方,濮阳把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让制度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扮靓生活。扬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扬州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扬州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等,保证了志愿服务活动从注册招募到开展实施、记录评价的全过程有据可依,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次要做好保障激励。濮阳在志愿服务输出“爱心”的同时,注重为其“造血”。濮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与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共同启动“志愿濮阳”专项基金项目,面向全国公开募集资金,探索志愿服务社会化筹融资的创新样本。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社区要为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提供基本条件。为志愿者购买保险,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场地、设施以及相关物质保障;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志愿者或其家人在有需求时,可以优先得到社区的无偿帮助;为志愿者提供就医、就业、就学等方面的便利,对志愿者使用公共设施给予免费或优惠等等。

  同时,呼吁各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优势,进社区开展科普教育、金融服务、医疗咨询、文明宣传等。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根据各自所在地域,同邻近居民区结对,就近就便参加小区的各类志愿服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深入社区开展特色化志愿服务活动等。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我们要树立“日行一善”的导向,倡导“微公益”,动员广大市民从点滴做起,看到有人不便帮一把,遇到矛盾纠纷劝几句,碰到不良言行提下醒,见到文明行为点下赞,把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汇成源源不断的“爱心长河”。如此,方可提振城市“做好事、当好人”的精气神。(徐圣娥)


热评:让志愿服务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7-12-06

  

在国际志愿者日即将来临之际,濮阳市居民李大爷的家里坐满了听他畅谈十九大报告学习心得的邻居。“有了志愿者的帮助,我的学习才能更加全面系统。”李大爷感慨地告诉记者,党的十九大开幕当天,濮阳“雷锋车队”的爱心的哥们义务载着李大爷等80余名老人,来到中原油田组织的收看现场,掌握第一手学习材料。(2017年12月4日中国文明网)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志愿服务不仅在友善互助中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软实力”。只有把志愿服务覆盖到为民、利民、惠民的各个方面,让志愿服务成为全民参与的生活方式,才能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发扬光大、普照万家。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国务院公布的《志愿服务条例》,自2017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志愿服务条例》是我国首部规范志愿服务领域的行政法规,填补了我国在志愿服务领域国家层面的专门立法空白。对志愿者来说,这是一种激励,更是对志愿者付出劳动和爱心的认可。在地方,濮阳把志愿服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让制度化、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扮靓生活。扬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深入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实施意见》《扬州市注册志愿者管理办法》《扬州市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办法》等,保证了志愿服务活动从注册招募到开展实施、记录评价的全过程有据可依,值得其他城市借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次要做好保障激励。濮阳在志愿服务输出“爱心”的同时,注重为其“造血”。濮阳市志愿服务联合会与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共同启动“志愿濮阳”专项基金项目,面向全国公开募集资金,探索志愿服务社会化筹融资的创新样本。

  “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社区要为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提供基本条件。为志愿者购买保险,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场地、设施以及相关物质保障;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使志愿者或其家人在有需求时,可以优先得到社区的无偿帮助;为志愿者提供就医、就业、就学等方面的便利,对志愿者使用公共设施给予免费或优惠等等。

  同时,呼吁各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充分发挥行业专业优势,进社区开展科普教育、金融服务、医疗咨询、文明宣传等。充分发挥地理优势,根据各自所在地域,同邻近居民区结对,就近就便参加小区的各类志愿服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内部资源,深入社区开展特色化志愿服务活动等。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逐步加快,我们要树立“日行一善”的导向,倡导“微公益”,动员广大市民从点滴做起,看到有人不便帮一把,遇到矛盾纠纷劝几句,碰到不良言行提下醒,见到文明行为点下赞,把志愿服务的涓涓细流汇成源源不断的“爱心长河”。如此,方可提振城市“做好事、当好人”的精气神。(徐圣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