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动态

“存”志愿服务,“兑”养老服务 !明年,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将全市通存通兑

发布时间:2020-12-25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为大力发展互助养老,缓解岛城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志愿参与,满足城市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青岛市建立了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时间银行手机App已于11月9日正式上线运营。12月24日,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哲和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布。据悉,从明年开始,青岛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可在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上按一定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志愿者需要养老服务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实现全市通存通兑。
养老服务时间可记入社保卡
发布会现场,青岛市民政局局长王哲表示,时间银行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理念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在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上按一定规则记录储存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当志愿者需要养老服务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可以发展互助养老模式、有效缓解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
据悉,今年4月14日,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定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细则》,明确了时间银行管理机构和服务站点相关标准及管理制度;志愿者、服务对象审核、注册、退出等相关标准规范;时间银行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流程及服务标准;时间银行服务项目种类;时间银行服务安全管理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时间银行服务站点以及时间银行志愿者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
“目前,正在按照方案要求,在市南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进行试点。明年,将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推广,实现全市通存通兑。”王哲表示,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遵循《志愿服务条例》的基础上,对养老服务的项目、标准、管理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并明确了奖励的标准。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已有的青岛电子时间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币被记录在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App中,同时还记录在志愿者的社保卡上。
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3693人
据了解,为推动时间银行有序运行,青岛市构建了市、区(市)、街(镇)三级时间银行管理体系,对时间银行进行分级管理。市、区(市)两级设立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市级中心主要负责全市时间银行运行系统的建设、管理、指导、评估和监管工作;各区(市)中心具体负责本区(市)时间银行各项工作。在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时间银行服务点,负责时间银行政策宣传、志愿者培训工作,帮助市民查询存储时间、发布服务需求、注册志愿者,协调志愿者与老年人进行服务对接。
为加强对时间银行的注册使用、需求发布、时间存储使用、服务评价等流程的便捷管理,本市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手机软件已于11月9日正式上线,市民可以在安卓手机应用市场上搜索“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或者扫描宣传页面上的二维码进行下载。下载完成后,市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注册成为时间银行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也可以两种身份同时注册,通过手机软件发布服务需求、提供志愿服务。因特殊原因无法自行注册的服务对象,可以委托其他志愿者或服务对象代为注册和下单。
时间银行志愿者的基本条件为:年满18周岁、有公益服务精神、有从事养老服务的时间,身体健康、无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和严重违法记录。
时间银行服务对象为:80周岁以上城镇户口空巢独居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和在时间银行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照《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细则》规定,城镇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是指没有子女或与子女不在同一街道(镇)居住的、且连续3个月以上独自生活的城镇户口8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是指因子女离开农村户籍地区级范围务工、学习、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等6个月以上,老年人自己留在户籍地生活,身边无赡(扶)养人或赡(扶)养人无赡养能力的60周岁以上的,在本市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平台上备案的农村户籍居民。
据介绍,为系统性、制度性地做好对城镇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关爱工作,目前,本市为开展试点的市南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的80岁以上城镇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每周免费发放4个小时的服务时间,可供服务对象发布服务需求。目前,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平台已有注册志愿者3693人,服务对象2619人。
志愿者可将“时间币”赠与他人
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介绍,目前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和市南区已经将2000多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录入到时间银行系统当中,下一步他们会让每一个街道级的居家社会养老中心找到这些老人,指导这些老人来发布他的需求。而志愿者注册成功以后会成为时间客,抢这些需求的单,为老人服务,服务结束之后系统会记录一个时间,服务一个小时就会记录在本人的时间银行账户一个小时,服务两个小时就记录两个小时。“服务结束之后,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如果满意,他会在他的手机端上按一个‘确定’的按钮,你的时间币就会被成功记录在你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账户上,你查询个人账户会查询到‘时间币’账户上有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乔先华表示。
具体来看,志愿者登录“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App,实名注册审核通过后,可以在任务大厅选择订单进行服务,志愿者到达服务对象家中,在手机App上完成“点击开始服务”“滑动结束服务”“双方评价”“服务对象确认”等步骤,服务时长就可以计算到志愿者的个人账户中,若5个工作日后服务对象仍未确认服务,系统将自动确认服务且服务时间划入志愿者个人账户中。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可以将自身储存的服务时间赠与他人使用。
志愿服务项目包含六大类
据介绍,时间银行以非专业服务项目为主,主要包括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和精神慰藉六大类。助餐包括上门送餐和帮助购买食蔬等;助医包括陪同就医、按医嘱代为取药和购买药品等;助浴包括洗浴看护和接到养老服务站点洗浴等;助洁包括理发、家务整理、帮助清洗衣服等;助急包括各项日常生活应急协助服务项目;精神慰藉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或陪伴聊天等。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加大对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投入和保障力度,确保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能够健康长远运营。”王哲表示,一是加大建设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区市一级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工作队伍,做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宣传、维护和指导工作,帮助高龄服务对象通过平台发布服务需求。二是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服务流程和标准对志愿者和服务对象进行监管,杜绝安全隐患。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对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志愿者投身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社会参与度。联合有关部门,对积极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活动、累计时间较长的志愿者予以精神物质奖励,并作为典型进行培树,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孝老的浓厚氛围。(大众报业·半岛网)

“存”志愿服务,“兑”养老服务 !明年,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将全市通存通兑

发布时间:2020-12-25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为大力发展互助养老,缓解岛城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扩大养老服务社会志愿参与,满足城市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青岛市建立了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时间银行手机App已于11月9日正式上线运营。12月24日,在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哲和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对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发布。据悉,从明年开始,青岛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可在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上按一定规则记录储存服务时间,当志愿者需要养老服务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实现全市通存通兑。
养老服务时间可记入社保卡
发布会现场,青岛市民政局局长王哲表示,时间银行是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理念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具体应用,通过政策设计,鼓励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在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上按一定规则记录储存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当志愿者需要养老服务时可提取时间、兑换服务,可以发展互助养老模式、有效缓解养老服务力量不足的矛盾。
据悉,今年4月14日,青岛市出台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方案(试行)》,明确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制定了《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细则》,明确了时间银行管理机构和服务站点相关标准及管理制度;志愿者、服务对象审核、注册、退出等相关标准规范;时间银行志愿者提供服务的流程及服务标准;时间银行服务项目种类;时间银行服务安全管理规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办法;时间银行服务站点以及时间银行志愿者奖励办法等规章制度。
“目前,正在按照方案要求,在市南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进行试点。明年,将在试点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推广,实现全市通存通兑。”王哲表示,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在遵循《志愿服务条例》的基础上,对养老服务的项目、标准、管理等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并明确了奖励的标准。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是已有的青岛电子时间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币被记录在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App中,同时还记录在志愿者的社保卡上。
目前已有注册志愿者3693人
据了解,为推动时间银行有序运行,青岛市构建了市、区(市)、街(镇)三级时间银行管理体系,对时间银行进行分级管理。市、区(市)两级设立养老服务质量指导中心,市级中心主要负责全市时间银行运行系统的建设、管理、指导、评估和监管工作;各区(市)中心具体负责本区(市)时间银行各项工作。在镇街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设立时间银行服务点,负责时间银行政策宣传、志愿者培训工作,帮助市民查询存储时间、发布服务需求、注册志愿者,协调志愿者与老年人进行服务对接。
为加强对时间银行的注册使用、需求发布、时间存储使用、服务评价等流程的便捷管理,本市建立了全市统一的时间银行信息管理平台,手机软件已于11月9日正式上线,市民可以在安卓手机应用市场上搜索“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或者扫描宣传页面上的二维码进行下载。下载完成后,市民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注册成为时间银行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也可以两种身份同时注册,通过手机软件发布服务需求、提供志愿服务。因特殊原因无法自行注册的服务对象,可以委托其他志愿者或服务对象代为注册和下单。
时间银行志愿者的基本条件为:年满18周岁、有公益服务精神、有从事养老服务的时间,身体健康、无个人信用不良记录和严重违法记录。
时间银行服务对象为:80周岁以上城镇户口空巢独居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和在时间银行存有时间的60周岁以上老年人。按照《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实施细则》规定,城镇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是指没有子女或与子女不在同一街道(镇)居住的、且连续3个月以上独自生活的城镇户口80岁以上的老年人。农村留守老年人是指因子女离开农村户籍地区级范围务工、学习、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等6个月以上,老年人自己留在户籍地生活,身边无赡(扶)养人或赡(扶)养人无赡养能力的60周岁以上的,在本市农村留守老年人信息平台上备案的农村户籍居民。
据介绍,为系统性、制度性地做好对城镇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的关爱工作,目前,本市为开展试点的市南区、西海岸新区和城阳区的80岁以上城镇高龄空巢独居老年人和农村留守老年人每周免费发放4个小时的服务时间,可供服务对象发布服务需求。目前,本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平台已有注册志愿者3693人,服务对象2619人。
志愿者可将“时间币”赠与他人
据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乔先华介绍,目前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和市南区已经将2000多名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和农村留守老人录入到时间银行系统当中,下一步他们会让每一个街道级的居家社会养老中心找到这些老人,指导这些老人来发布他的需求。而志愿者注册成功以后会成为时间客,抢这些需求的单,为老人服务,服务结束之后系统会记录一个时间,服务一个小时就会记录在本人的时间银行账户一个小时,服务两个小时就记录两个小时。“服务结束之后,高龄空巢独居老人如果满意,他会在他的手机端上按一个‘确定’的按钮,你的时间币就会被成功记录在你的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账户上,你查询个人账户会查询到‘时间币’账户上有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乔先华表示。
具体来看,志愿者登录“青岛市养老服务时间银行”App,实名注册审核通过后,可以在任务大厅选择订单进行服务,志愿者到达服务对象家中,在手机App上完成“点击开始服务”“滑动结束服务”“双方评价”“服务对象确认”等步骤,服务时长就可以计算到志愿者的个人账户中,若5个工作日后服务对象仍未确认服务,系统将自动确认服务且服务时间划入志愿者个人账户中。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可以将自身储存的服务时间赠与他人使用。
志愿服务项目包含六大类
据介绍,时间银行以非专业服务项目为主,主要包括助餐、助医、助浴、助洁、助急和精神慰藉六大类。助餐包括上门送餐和帮助购买食蔬等;助医包括陪同就医、按医嘱代为取药和购买药品等;助浴包括洗浴看护和接到养老服务站点洗浴等;助洁包括理发、家务整理、帮助清洗衣服等;助急包括各项日常生活应急协助服务项目;精神慰藉主要包括心理疏导或陪伴聊天等。
“下一步,市民政局将继续加大对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投入和保障力度,确保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能够健康长远运营。”王哲表示,一是加大建设力度,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区市一级建立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工作队伍,做好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宣传、维护和指导工作,帮助高龄服务对象通过平台发布服务需求。二是加大监管力度。严格按照服务流程和标准对志愿者和服务对象进行监管,杜绝安全隐患。三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类媒体,对青岛养老服务时间银行进行广泛宣传,吸引更多志愿者投身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志愿服务活动,扩大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的社会参与度。联合有关部门,对积极参与养老服务时间银行志愿活动、累计时间较长的志愿者予以精神物质奖励,并作为典型进行培树,营造全社会敬老爱老孝老的浓厚氛围。(大众报业·半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