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志愿动态

青岛市市南区:强化“三个效能”,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12-02

今年以来,市南区在整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内容,重点抓住“阵地建设、价值引领、品牌创新”三方面,不断强化“吸附效能、引领效能、创新效能”。目前,市南区有志愿服务队伍391支,注册志愿者人数89920人(占常住人口的18.5%);有4个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常态化运作3年以上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22个,涌现出贾晓慧、宋乐玉、王洽、马桂山等一批志愿服务先进人物。

强化志愿服务阵地吸附效能
夯实阵地基础,培育服务力量,着力打造文明实践志愿者之家。
一是全面抓,推动阵地建设全覆盖。坚持全域打造,在全区各街道、社区“标配”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全区中小学校和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博场所参照“五有”标准增建4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2个驻区企业增建文明实践特色基地,在小公园、小广场、网格点增设一批文明实践特色点。坚持全要素完善,制定实施《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席会议制度》《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管理制度》,采用规范、集约、美观、显著的方式,对各中心(所、站)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要素进行完整展示。
 
二是民为先,推动志愿服务扎根基层。发挥网格作用“沉下去”。统筹运用“双报到”联系网格、企业共建网格、部门助力网格,组织党政机关和市政、绿化、环卫系统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组织医疗、银行、电力、公交等专业力量进驻网格,在街道、社区常态化开展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和共驻共建志愿服务,把基层一线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展现党员担当“办实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聚焦疫情防控、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城市更新建设等,开展“党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目前,已开展惠民生志愿服务1000余场(次)。
三是心有爱,营造志愿服务浓厚氛围。培育热心模范。“优中选优”培树道德模范,推举使用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让志愿服务模范人物电视上有影像、报纸上有美名、网络上有推介,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模范人物典型示范作用。打造暖心团队。依托市志愿服务学院、区志愿服务分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用观摩、研讨、讲评等形式,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和骨干培训会,做大做强各支志愿服务队伍。

强化志愿服务价值引领效能
通过“播”“述”“展”,实现志愿服务“理论宣讲+文化活动+文艺演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引领特质。
一是言以传情,理论宣讲志愿者“播”文明强音。首先,众人同声“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按照群众性参与、特色化宣讲的目标,引导“五老”宣讲团、“专家学者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等志愿者团队开展“接地气、冒热气、有朝气”的多种宣讲活动,让居民“听得懂、记得牢、说得出”。其次,紧跟形势“播”。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先后组织“草根”宣讲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企业白领志愿者等,举办“扬帆起航为梦远征”“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宣讲活动。
二是文以载道,文化活动志愿者“述”文明律动。开展文化沙龙、主题读书会、文明礼仪知识竞答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交流分享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心得体会,组织志愿者用文学作品、非遗文创、手工制作,以及AR、VR等多媒体手法,赞美青岛,赞美市南。目前,志愿者团队已参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300余场,弘扬传统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文明新风。
 
三是艺以化人,百姓大舞台“展”文明风貌。通过戏剧演出、民乐音乐会、广场舞、综艺秀、舞蹈秀、时装秀、大家唱等形式,组织文艺志愿者每年在社区文艺巡演不少于50场,展示“人人皆是文明时尚代言人”的新风尚。

强化志愿服务品牌创新效能
谋新发展,求新突破,“再”“出”“发”力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取得新成绩。
一是在坚守好的做法基础上“再”提升。坚持区文明委领导、区文明办牵头的“一体多维”志愿服务组织领导统筹机制,成立完全社会化运作的志愿服务组织——市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具体负责志愿者招募、管理和志愿服务项目开发等活动。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求,从注册、管理、宣介、应急等方面,细化完善《市南区志愿服务培训管理制度》《市南区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制度》等。
二是在适应形势任务上“出”新招。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大局,形成全面反映文明创建要求的“一核双驱、多元协同”志愿服务目标推进体系,即: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内核,以“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文明”为驱动,整合部门、街道、社区及驻区共建单位、企业力量,注入科技、金融、文化等更多元素,全方位促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新发展,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
三是在拓展品牌项目上“发”新力。全力推进“五为”服务项目,积极实施“为老”服务“情暖夕阳红”“为小”服务“手牵手圆梦行动”“为困难群体”服务“暖心·同行”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就餐等主题志愿活动。巩固传统品牌项目优势,常态化组织“市南宣讲”“帮到家”“志愿服务大集”“我为创城加一分”等成熟的志愿服务活动,区域化组织“守护美丽海岸”志愿服务、爱市南·爱家园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文明溢出效应,持续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市南样本”。

青岛市市南区:强化“三个效能”,激发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2-12-02

今年以来,市南区在整体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志愿服务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和新内容,重点抓住“阵地建设、价值引领、品牌创新”三方面,不断强化“吸附效能、引领效能、创新效能”。目前,市南区有志愿服务队伍391支,注册志愿者人数89920人(占常住人口的18.5%);有4个省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常态化运作3年以上的志愿服务品牌项目22个,涌现出贾晓慧、宋乐玉、王洽、马桂山等一批志愿服务先进人物。

强化志愿服务阵地吸附效能
夯实阵地基础,培育服务力量,着力打造文明实践志愿者之家。
一是全面抓,推动阵地建设全覆盖。坚持全域打造,在全区各街道、社区“标配”6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在全区中小学校和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博场所参照“五有”标准增建49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2个驻区企业增建文明实践特色基地,在小公园、小广场、网格点增设一批文明实践特色点。坚持全要素完善,制定实施《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席会议制度》《市南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管理制度》,采用规范、集约、美观、显著的方式,对各中心(所、站)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要素进行完整展示。
 
二是民为先,推动志愿服务扎根基层。发挥网格作用“沉下去”。统筹运用“双报到”联系网格、企业共建网格、部门助力网格,组织党政机关和市政、绿化、环卫系统党员干部下沉网格,组织医疗、银行、电力、公交等专业力量进驻网格,在街道、社区常态化开展党员先锋志愿服务和共驻共建志愿服务,把基层一线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阵地。展现党员担当“办实事”。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载体,聚焦疫情防控、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城市更新建设等,开展“党建+志愿服务”系列活动。目前,已开展惠民生志愿服务1000余场(次)。
三是心有爱,营造志愿服务浓厚氛围。培育热心模范。“优中选优”培树道德模范,推举使用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志愿服务组织负责人,让志愿服务模范人物电视上有影像、报纸上有美名、网络上有推介,充分发挥志愿服务模范人物典型示范作用。打造暖心团队。依托市志愿服务学院、区志愿服务分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运用观摩、研讨、讲评等形式,定期举办志愿服务团队负责人和骨干培训会,做大做强各支志愿服务队伍。

强化志愿服务价值引领效能
通过“播”“述”“展”,实现志愿服务“理论宣讲+文化活动+文艺演出+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价值引领特质。
一是言以传情,理论宣讲志愿者“播”文明强音。首先,众人同声“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按照群众性参与、特色化宣讲的目标,引导“五老”宣讲团、“专家学者宣讲团”“青年宣讲团”等志愿者团队开展“接地气、冒热气、有朝气”的多种宣讲活动,让居民“听得懂、记得牢、说得出”。其次,紧跟形势“播”。党的二十大召开后,先后组织“草根”宣讲志愿者、青年志愿者、企业白领志愿者等,举办“扬帆起航为梦远征”“喜庆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宣讲活动。
二是文以载道,文化活动志愿者“述”文明律动。开展文化沙龙、主题读书会、文明礼仪知识竞答等活动,组织志愿者交流分享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的心得体会,组织志愿者用文学作品、非遗文创、手工制作,以及AR、VR等多媒体手法,赞美青岛,赞美市南。目前,志愿者团队已参与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300余场,弘扬传统美德、厚植家国情怀、培育文明新风。
 
三是艺以化人,百姓大舞台“展”文明风貌。通过戏剧演出、民乐音乐会、广场舞、综艺秀、舞蹈秀、时装秀、大家唱等形式,组织文艺志愿者每年在社区文艺巡演不少于50场,展示“人人皆是文明时尚代言人”的新风尚。

强化志愿服务品牌创新效能
谋新发展,求新突破,“再”“出”“发”力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取得新成绩。
一是在坚守好的做法基础上“再”提升。坚持区文明委领导、区文明办牵头的“一体多维”志愿服务组织领导统筹机制,成立完全社会化运作的志愿服务组织——市南区志愿服务联合会,具体负责志愿者招募、管理和志愿服务项目开发等活动。按照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要求,从注册、管理、宣介、应急等方面,细化完善《市南区志愿服务培训管理制度》《市南区志愿服务激励保障制度》等。
二是在适应形势任务上“出”新招。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纳入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工作大局,形成全面反映文明创建要求的“一核双驱、多元协同”志愿服务目标推进体系,即: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为内核,以“让生活更美好,让城市更文明”为驱动,整合部门、街道、社区及驻区共建单位、企业力量,注入科技、金融、文化等更多元素,全方位促进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新发展,推动形成全民参与的创建格局。
三是在拓展品牌项目上“发”新力。全力推进“五为”服务项目,积极实施“为老”服务“情暖夕阳红”“为小”服务“手牵手圆梦行动”“为困难群体”服务“暖心·同行”等志愿服务项目。开展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方式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文明就餐等主题志愿活动。巩固传统品牌项目优势,常态化组织“市南宣讲”“帮到家”“志愿服务大集”“我为创城加一分”等成熟的志愿服务活动,区域化组织“守护美丽海岸”志愿服务、爱市南·爱家园志愿服务等系列活动,扩大品牌影响力,充分发挥文明溢出效应,持续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市南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