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金秋时节好“丰”景,移风易俗绘“新”卷
发布时间:2024-10-25
“年龄老但思想不能老化,咱们得在传承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方面给年轻人作表率。”日前,在欣赏茂腔《沽河之畔丰收年》后,来自崂山区的高女士感慨。
今年以来,青岛市农业农村局把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曲艺作品、“德育”积分、模范引领、家风家训等多种途径,着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引领乡村文明新风尚。高女士欣赏的茂腔《沽河之畔丰收年》,就是市农业农村局通过文艺作品的形式,展示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同时传播移风易俗的好传统,引导农民群众革除陋习、厚植新风正气的案例。
今年国庆假期,适逢庆祝第七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市农业农村局立足农民主体、农业主线、农村主场,统筹开展多项移风易俗活动,通过戏曲、剪纸、宣传展板、知识问答等礼赞丰收,弘扬文明新风尚,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深化移风易俗教育。
在崂山区庆祝会场,“百名画家”绘“百村”,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风景区沿线、最美海岸线串联起来,展示崂山区美丽乡村建设变迁历程。在胶州市庆祝会场,《勤俭美德传千秋》胶州大鼓表演让勤俭理念深入人心。西海岸新区庆祝会场设立“科普大集”,围绕移风易俗“十抵制、十提倡”开展主题宣传。莱西市庆祝会场邀请获评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的王志涛等农民先进典型分享致富经验、弘扬文明新风。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为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以乡村文化繁荣助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市文联印发《“大地流彩·青岛市乡村文化振兴在行动”工作方案》,在全市重点开展“爱中华爱家乡”中国农民诗会等36项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文明之风,助推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青岛组织编排了一系列接地气、聚人气的移风易俗文艺作品,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尚。由市农业农村局选送、莱西市水集街道组织拍摄的吕剧说唱《一粒米》入选全国第三届“县乡长说唱移风易俗”优秀节目。
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在持续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完善种植养殖、就业创业、技能培训、金融扶持等惠农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移风易俗先进典型村镇给予重点支持。(来源:青岛日报)